等差数列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它在数列的序列中具有固定的差值。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是一个重要的计算问题,对于理解和应用等差数列非常关键。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 S_n = \frac{n}{2} [2a_1 + (n-1)d] \),其中\( a_1 \)是首项,\( d \)是公差,\( n \)是项数。例如,在问题1中,通过\( S_4 \)和\( S_2 \)可以求解公差\( d \),即利用公式\( S_4 = 4a_1 + 6d \)和\( S_2 = 2a_1 + d \),联立求解得到\( d \)的值。
在问题2中,已知\( a_{10} \)和\( S_{10} \),可以利用\( S_{10} = 10a_1 + 45d \)以及\( a_{10} = a_1 + 9d \)来求出首项\( a_1 \)和公差\( d \)。解这个方程组后,可以找出公差\( d \)的值。
问题3和4涉及到了等差数列前若干项和的性质。例如,问题3中提到\( a_1 + a_2 + a_3 \)和\( a_{18} + a_{19} + a_{20} \)的和相加等于\( 3(a_1 + a_{20}) \),利用这个性质可以求出\( a_1 + a_{20} \),进而求出\( S_{20} \)。问题4则进一步说明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连续子和之间的关系,即\( S_k \),\( S_{2k} - S_k \),\( S_{3k} - S_{2k} \),...成等差数列,利用这个规律求解\( S_6 \)和\( S_{12} \)的比例。
问题5探讨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大值。由于\( S_n = \frac{n}{2} [2a_1 + (n-1)d] = -\frac{n^2}{2}d + \frac{n}{2}(2a_1 + nd) \),可以看出当\( n = \frac{-b}{2a} \)时,\( S_n \)取得最大值,其中\( a \)和\( b \)是关于\( n \)的二次函数的系数。在这种情况下,\( S_n \)的最大值出现在\( n = \frac{2a_1}{d} \)处。在问题5中,通过\( S_{10} = S_{20} \)推断出公差\( d \)为负,所以\( n = \frac{2a_1}{d} \)是一个最大值的可能位置。
填空题6和7中,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以分别求出\( a_4 \)和\( S_8 \)的值。在问题6中,由于\( 6S_5 - 5S_3 = 5 \),可以推出\( a_4 \)的值。问题7中,利用\( S_4 \),\( S_8 - S_4 \),\( S_{12} - S_8 \)成等差数列,可以求出\( S_8 \)。
最后的解答题9和10展示了等差数列的实际应用。在问题9中,给出了等差数列的首项,末项,公差,然后求解前n项和\( S_n \)。而在问题10中,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即如何以最小的占地面积堆放圆钢,这涉及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数列的性质。
这些题目都围绕着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展开,涵盖了等差数列的基础概念,性质,以及实际应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