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尊是指儿童对自己价值的积极感受和评价,它是儿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自尊心的强弱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关于儿童自尊的研究逐渐深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自尊的结构、影响因素、测量工具等问题,并尝试着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 在自尊的结构方面,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例如,魏运华将自尊定义为个体在社会比较中获得的对自我价值的积极情感体验,并将自尊的结构细化为外表、体育运动、能力、成就感、纪律、公德与助人六个因素。这种结构划分有助于深入理解自尊在个体发展中的不同维度。 家庭和学校是影响儿童自尊发展的两个主要环境因素。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于儿童自尊的形成至关重要。研究显示,采用“温暖与理解”方式的家庭环境能够促进儿童自尊心的发展,而“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以及“过度保护”等消极教养方式则会阻碍儿童自尊心的健康发展。在学校环境中,学业成绩成为影响儿童自尊的一个关键因素。学业成绩好的儿童往往拥有较高的自尊水平,这种高相关性反映了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正向反馈作用。 在教育实践中,为了保护和培养儿童自尊心,教师和家长需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儿童进行细致的观察与了解。教育者可以通过正面的肯定和支持,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自尊心。此外,“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强调了教师对儿童期望的重要性,积极的期望和鼓励能够促进儿童自尊心的提升。 然而,一些国外研究结果表明,自尊心的强度并非越高越好。过高的自尊可能会导致儿童变得傲慢和自负,而过低的自尊则可能导致自卑和消极。因此,研究者提出需要关注自尊的适度问题,以确保儿童能够在保持自尊的同时,具备良好的挫折承受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在测量自尊的工具方面,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的自尊量表(10条目量表)和Coopersmith于1967年编制的自尊调查问卷(50条目量表)是广泛使用的两个工具。但是,这些工具在中国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的适用性和信效度一直受到争议。研究者呼吁对这些工具进行本土化调整,或开发更适合中国儿童的自尊测量工具。 综合来看,儿童自尊的研究涉及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者在关注自尊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的同时,也需要关注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自尊形成的作用。未来的研究应当更加关注自尊的适度性问题、自尊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联以及自尊测量工具的适用性等方面,以期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为科学、全面的指导。
- 粉丝: 6
- 资源: 973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