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某农村地区儿童自尊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儿童自尊作为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乡差异的存在,农村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自尊问题日益凸显。研究安徽省某农村地区儿童的自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为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了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长丰县2917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运用包括儿童自尊量表、家庭功能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等在内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通过这些工具,研究者可以全面地了解儿童自尊的水平,以及影响自尊的个体差异因素。 三、研究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在2917名学生中,留守儿童数量达到1694名,占总人数的58.1%。协方差分析显示,在同时校正消极应对方式、家庭功能和社交焦虑这三个变量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自尊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则进一步揭示了影响儿童自尊水平的关键因素:身体条件较好、学习成绩优秀、同伴关系亲密、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父亲文化程度较高、家庭功能与生活质量良好、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儿童自尊水平较高;而社交焦虑和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儿童自尊水平较低。 四、影响因素分析 1.个人因素:身高较高、学习成绩好、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等均为自尊水平提供了正面影响。 2.家庭因素:父亲的文化程度、家庭功能与生活质量良好是提高儿童自尊水平的重要家庭因素。 3.社会因素: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自尊水平差异显著,显示了社会环境对儿童自尊的重大影响。 4.心理因素: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以及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提升儿童的自尊水平,而社交焦虑和消极应对方式则反之。 五、结论与建议 综合研究结果,儿童自尊的高低是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依据生态系统发展观,为了有效提升儿童的自尊水平,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具体措施建议包括: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多元化的课外活动机会,改善家庭内部的功能和生活质量,增强父亲的参与度和教育水平,以及重视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和社交技能的培养。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影响安徽省农村地区儿童自尊的关键因素,还提出了提升儿童自尊水平的具体策略,为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粉丝: 2
- 资源: 921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