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基础知识】
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综合学科,主要涉及高等教育的起源、发展、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育目标以及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它关注大学教师和大学生这两个高教活动的主要主体,强调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学术性,以及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活动的互动性。
中国的高等教育始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而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则起源于清朝末年。1978年,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专业化。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于1984年出版,是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为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三种类型。大学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要有学术性和专业性,还要关注学科的发展,同时,他们还应培养学生学会做人、理解与思考。大学生的情绪体验往往呈现两极性特征,而青年亚文化则显示出反主流文化的倾向。
在中世纪,最早的大学如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分别代表了学生型和教师型大学的两种模式。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以讲授、辩论和大量练习为主,设有学位制度,最初是作为任教许可。随着历史发展,大学的课程和功能逐渐多样化,如欧洲高等教育中心从意大利、法国转移到德国,这与洪堡大学理念的提出和实践密切相关。
洪堡大学的理念强调大学的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其根本组织原则是“自由与宁静”。这种理念对现代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科学研究职能的提升上。19世纪,美国的高等教育也经历了重大变革,例如《莫里尔法案》推动了土地赠与学院的建立,为美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20世纪,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美国的社区学院和威斯康星思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成就。社区学院体现了地区性、开放性、流动性及实用性的特征,提供了包括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功能。而威斯康星思想强调大学对社会的贡献,通过知识传播和专家服务,推动社会进步。
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精英化、大众化到普及化的阶段。在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五学之制”,太学则标志着正式大学的设立。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