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管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涉及的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存储管理部分,特别是虚拟存储技术的页面置换算法。实验目的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虚拟存储的工作原理,通过模拟不同的页面置换算法,比较它们的效率和优缺点。
1. **虚拟存储技术**:虚拟存储技术允许程序使用比实际物理内存更大的地址空间,通过将不常使用的页面交换到磁盘上的交换区,来有效地使用有限的内存资源。
2. **请求页式存储管理**:在这种管理方式中,不是一次性加载整个程序到内存,而是按需加载页面,当需要的页面不在内存时,会触发缺页中断,然后由操作系统负责将所需页面调入内存。
3. **页面置换算法**:这是虚拟存储的核心,决定了哪些页面应该被换出到磁盘以腾出内存空间给新页面。本实验涵盖了五种常见算法:
- **OPT(Optimal Page Replacement Algorithm)**:最优页面置换算法,选择未来最长时间不再被访问的页面进行替换。由于难以预测未来的访问模式,实际中很难实现。
- **FIFO(First-In-First-Out)**:先进先出算法,简单地淘汰最早进入内存的页面。
- **LRU(Least Recently Used)**: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淘汰最近最长时间未被访问的页面,通常通过访问时间记录实现。
- **LFU(Least Frequently Used)**:最少使用算法,淘汰在内存中访问次数最少的页面,通常使用计数器记录访问次数。
- **NUR(Not Recently Used)**:最近未使用算法,淘汰自上次访问以来时间最久的页面,通过访问位记录页面状态。
4. **实验设计**:
- 编写函数来计算不同算法的命中率,命中率是衡量算法效率的重要指标,表示成功在内存中找到所需页面的比例。
- 生成指令序列模拟程序执行,包含三种类型的指令分布:顺序、前半部分均匀分布和后半部分均匀分布,以测试各种访问模式下的页面置换效果。
- 在不同内存容量下运行实验,观察页面置换算法的性能变化。
5. **实验步骤**:
- 生成320条指令的随机序列,按照特定规则(50%顺序、25%前半部分分布、25%后半部分分布)生成地址。
- 将指令序列转化为页地址流,然后应用页面置换算法计算命中率。
- 分析不同算法在不同内存条件下的表现,比较它们的效率。
这个实验通过实践让学生直观感受虚拟存储的运作机制,加深对页面调度策略的理解,为优化操作系统内存管理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比不同算法的优劣,学生能更好地把握内存资源的分配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