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的问题。特别是在数学几何的学习中,等腰三角形是一个重要且基础的知识点,对此进行深入的复习和优化教学,对学生的数学深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姜晓莺老师撰写的《等腰三角形“瘦身”复习课》一文,具体探讨了在教学中如何应用优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
一、背景分析
文章首先指出了七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好奇心和求知欲虽然旺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往往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反思。特别是面对证明题时,学生习惯于使用自己最熟悉的解法,即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从而忽视了其它更为简洁或有效的解题途径。此外,学生对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不熟悉,导致在解题时缺乏灵活性。
二、设计与实施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姜晓莺老师设计了一套以“等腰三角形‘瘦身’复习课”为主题的优化教学方案,目的是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
1. 导学案的合情设置
在导学案的设计中,老师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了文字梳理,并利用表格形式帮助学生对比记忆,从而初步建立知识网络和逻辑推理格式。通过设置典型习题,引导学生系统化掌握相关知识。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还特别设计了典型图形,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对比,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 习题的变式训练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理解,老师采用并列式和递进型的变式训练方法,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让学生在对比中感知添加辅助线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的优越性。学生在动态的思维场景中,通过几何画板直观感受图形的变化,优化解题方法,提升深度思考的能力。例如,通过变式训练,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线段之间的不变关系,学会从本质上看待问题,以不变应万变。
三、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老师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例如,在探究一中,老师通过互换条件和结论,引导学生发现线段之间不变的关系。在探究二中,老师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引导学生开拓解题视角,学习如何构造辅助线。老师还会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作底边DE上的高,可不可以作底边上的中线或是顶角的平分线呢?”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对自己的解答有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思维的缜密性和深刻性。
通过“等腰三角形‘瘦身’复习课”这一教学设计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深入学习,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通过优化解题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他们未来在数学领域的进一步探索和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