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建设实施方案.docx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建设实施方案 摘要:为了切实保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安排、教学组织、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机制等方面通过几年不断的实践证明了,我院学生参加上海市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率普遍高于全市其他高职类院校,2016年的合格率更是排在全市49所高校第一位。该文就课程安排、教学组织、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实践谈些体会。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上海市 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从高职类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来讲,通过上海市计算机一级考试是为学生对将来的学习打下计算机技能的基础,考证通过率是衡量教学成果的标准之一。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我们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同时把提高考证通过率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1我院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 我院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新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差异性很大,这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理论知识薄弱,office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基本技能不高,距离计算机应用教学目标差距较大,因此教学任务很繁重。 2课程建设的实施 2.1改革学期课程设置,制定课程新标准 在综合考虑了课程学习目标、学生现状以及设备资源等问题后,对120课时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安排为:44+64+12课时,分别在三个学期进行。明确了教学目标:把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作为对学生的应知要求;把office软件操作、网页制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技能作为对学生的应会要求。 2.2围绕任务组织教学,完善教学模式 课程标准确定了学什么,接下来的教学方案设计则是解决怎么学、如何教的问题。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该课程的教学方案设计突出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一个个小的实体案例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设计教学任务时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有些任务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模仿学习,重在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有些任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检查指导,重在熟练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些任务是开放性的创新任务,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挥,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全程都在机房进行教学,实现了更加充分的实践教学,边讲边练、边学边做,有利于实现双向互动。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教学,利用广播功能,教师把授课内容与操作步骤实时传送到每台学生电脑的屏幕上,清晰直观,学生一目了然;教师利用监控功能,则可以观察到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利用录屏软件将实例的整个操作过程完整清晰的录制下来,使学生在自己操练时可以重复观看;利用文件传输和作业提交等功能,极大的方便了师生交互,提高了教学效果。针对部分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差的问题,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学校专门安排课外补习班,使那些零基础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以便他们跟上课堂教学水平。在第二学期组织学生参与全校性的技能比武,如平面设计、动画设计,使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更加灵活的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里的这些操作软件。在第三学期,除了正常的12学时的课程外,为了不影响其他课程的排课,老师们牺牲课后时间,留下来为学生开放机房安排课后辅导,每班每周有一次课外上机时间,在参加市统考前每班能有4次课外上机练习,每次2小时。这些措施对课程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保障与促进作用。 2.3设计与开发教学资源 2.3.1选取教材 依据课程标准及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大纲,选用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指导》,同时补充自编的上机习题集一本。 2.3.2制作课件 通过多年的授课实践,通过集体备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源,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案、课件,所有课件均由题目、素材、样张、操作视频组成。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考试环境,在平时上课时,将《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案例转成电子版教案,让学生一边看电子教案,一边做实验操作。 2.3.3开发试题库与学生练习软件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不仅有操作部分还有理论部分,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论题的知识,我们开发了web版的理论题考试系统和单机版的试题库,让学生能够随时练习和自测。 2.4建立相对公平的考核机制 2.4.1严抓平时成绩,合理组合总评成绩 平时成绩由出勤、纪律分与练习、测试分组成,每次上课老师都需要点名,每次课结束都需要学生提交当天的作业计入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中还有一部分的惩罚和奖励机制。学生学期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40%)、期中考试(10%)和期末考试(50%)成绩三部分组成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计算机技能和理论知识,为他们的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提升学生通过上海市计算机一级考试的比率,本实施方案提出了多方面改革策略。 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将120课时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为三个学期进行,分别为44+64+12课时,这种安排旨在逐步深化学生的学习。课程目标明确,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强调掌握Office软件操作、网页制作和多媒体技术。 教学模式的改进是关键。课程设计注重实践环节,通过实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小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提升技能。教学过程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利用广播和监控功能增强互动性,录屏软件则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既有教师主导的模仿学习,也有学生主体的独立操作,还有鼓励创新的任务,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再者,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选用权威教材,结合上海市计算机一级考试大纲,同时补充自编的上机习题集,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制作的课件包含了题目、素材、操作视频等,便于学生理解和实践。此外,开发了在线理论题考试系统和单机版试题库,提供随时练习和自我检测的机会。 建立了公平的考核机制。平时成绩占总评的40%,由出勤、纪律、练习和测试组成,期中考试占10%,期末考试占50%。这一机制既考察学生的日常学习,也重视阶段性测试,确保学生全方面发展。 总结来说,本实施方案关注课程安排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创新性、资源的丰富性和考核的公正性,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提升上海市计算机一级考试的通过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旨在克服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挑战,为他们未来的学术和职业道路奠定坚实的计算机技能基础。
- weixin_444758182024-04-23感谢资源主的分享,这个资源对我来说很有用,内容描述详尽,值得借鉴。
- 粉丝: 101
- 资源: 9353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