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电容是一种电子元件,其结构上由金属箔片作为电极和塑料薄膜作为电介质组成,主要通过卷绕或叠层工艺制造。塑料薄膜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丙烯(PP)和聚苯硫醚(PPS)等,不同材料带来了不同的电气特性。
按电介质分类,薄膜电容可分为PET、PEN、PP和PPS等不同材料类型。每种材料类型的薄膜电容因其独特的化学和物理特性,适合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PPS和PEN具有较高的耐热性,适合于表面贴装应用,而PP因为其高频特性(低ESR)和高安全性、高耐湿性特点,特别适合于高频和大电流的应用场景。
薄膜电容按线端可区分为直流薄膜电容和交流薄膜电容;按结构和加工方式又可分为卷绕型、积层型、有感型和无感型。卷绕型和积层型是指电极和电介质的排列结构,而有感型和无感型则与电感相关,有感型在使用中会表现出额外的电感效应。
从产业链来看,薄膜电容的上游主要是原材料,包括导线、金属箔、基膜和外包装树脂等。其中,基膜作为电介质,对最终产品的性能影响最大,占到材料成本的60%-70%。产业链下游则覆盖了家电、LED照明、轨道交通等传统行业,以及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新兴行业。薄膜电容的应用领域广泛,得益于其良好的温度特性、静电容量和避免了陶瓷电容的某些问题如直流偏置特性、音鸣以及因温度和物理冲击导致的裂纹问题,性能更优越。
在高精度应用场景中,薄膜电容的优越性更为明显,例如在电动车和光伏逆变器中就是典型应用。它具备高可靠性的双重安全机制,包括自愈性和自我保安性。自愈性是指电容在发生绝缘缺陷时能够自我恢复,自我保安性则指在自愈性无法恢复绝缘状态时,通过保险丝机制切断短路部分,保持电容的耐电压性能。
在混合动力车领域,尤其是丰田普锐斯第二代车型中,薄膜电容首次被应用于替代铝电解电容,作为逆变器的平滑和缓冲用途。由于其高耐电压和低损失性能,薄膜电容成功打破了铝电解电容的垄断,成为混合动力车市场的新选择。
随着混合动力车市场的快速增长,车载薄膜电容领域厂商如松下等逐渐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薄膜电容的小型化和高耐压特性不断得到提高,以适应逆变器高效率化的需求。
薄膜电容的技术进步,以及在新兴领域的应用,如新能源汽车和光伏风电,使得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尽管薄膜电容相比陶瓷电容在材料技术和加工工艺上提升难度较高,但其在高性能、高精度应用上的优势使其在特定的市场领域持续保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