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大纲旨在为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以及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以深化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总学时为80学时,其中包括16学时的实验时间,分为4个实验,每个实验4学时,实验学分占0.5。实验教材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和《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实验课在计算机专业的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计算机组成原理涉及的内容广泛且抽象,难度较大。实验环节有助于学生直观理解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并为后续的硬件实验奠定基础。
实验主要围绕四个核心主题展开:
1. 运算器实验:4学时,要求学生掌握算术逻辑单元的工作原理,熟悉数据传输路径,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4位运算功能发生器的组合,完成多种运算。
2. 存储器实验:4学时,目标是理解静态RAM的工作特性和使用方式,以及半导体存储器的读写操作,掌握控制信号的运用。学生需向指定地址单元写入数据并验证读取。
3. 微控制器实验:2学时,重点在于微控制器的读写和运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微控制器的功能。
4. 基本模拟机的设计与实现:6学时,这是一个综合设计实验,学生需要设计并实现一个基本的模拟机,锻炼其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预习实验内容,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不仅能够巩固理论知识,还能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所需设备主要包括TDN-CM实验仪器和计算机,这些设备将帮助学生模拟真实的计算机系统环境,进行实际操作和测试。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大纲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实践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他们对计算机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