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是西汉时期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的一篇史论,主要探讨了秦朝兴衰的原因,旨在提醒汉文帝吸取历史教训,推行仁政。文章通过对秦朝政策的批判,提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中心论点,强调了道德和政策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通假字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现象,文中如“衡”通“横”,“没”通“殁”,“从”通“纵”,“弊”通“敝”,“何”通“呵”,“倔”通“崛”,“景”通“影”,“有”通“又”,“抗”通“亢”,“振”通“震”,这些都是通假字的实例,学习时需要理解和记忆。
古今异义词是随着语言发展而产生的词汇变化,比如“于是”在古代指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则多作连词;“西河”在古代指黄河以西的地区,现代不再使用此意;“豪俊”在文中指杰出人物,现在多用来形容人才出众。
一词多义是汉语中常见的词汇现象,例如“固”有坚固、牢固、固守的据点等不同含义,“因”有沿袭、趁着、凭借的意思,“亡”有丢失、逃亡、使……灭亡的动词用法,“制”表示统率、制服、统治,“兵”可指军队或兵器,“策”有策略和马鞭两种解释,“致”有招引和达到之意,“之”可作助词、代词,“与”有比得上和到的含义,“北”可作方位词或动词,“度”有制度和量长短的意思,“遗”表示遗留和遗失,“爱”有吝惜和爱护的动词意义。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词语功能的扩展,如名词作状语,如“席卷天下”、“立法度”、“南取百越之地”等,这些都形象地表达了行为的方式或方向。
此外,文章中还涉及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对比秦朝前后政策及与其他六国的差异,强化了论点。贾谊通过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对偶、夸张,使得文章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学习《过秦论》不仅可以了解历史,还可以深入理解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体会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思想,对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尤其是古文阅读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贾谊的“仁政”主张对于现代政治理念仍有启示作用,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