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作为我国和世界独特的地貌类型,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和美学价值。自1939年陈国达教授提出“丹霞地形”的概念以来,它已经逐渐成为地貌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丹霞地貌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赤色的丹崖丹壁,这些地貌通常表现为顶平、身陡、麓缓的特点,形成诸如宫殿、石墙、石峰、石柱等奇特的地貌形态。丹霞地貌的形成与红色陆相碎屑岩沉积物有关,这类岩石多在内陆盆地形成,经历了地壳抬升、流水侵蚀、崩塌后退等过程,从而形成了现如今我们所见的地貌特征。
对丹霞地貌的研究历程表明,我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致了不同区域丹霞地貌的特征形成区域差异性。学者们通过地质调查和地理研究,对丹霞地貌的定义、特征、分类、分布及开发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多种定义。从《地质辞典》到《地理学词典》,再到黄进、曾昭璇、彭华等专家学者的定义,丹霞地貌的概念逐步明确和发展。
学者们不仅对丹霞地貌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还对其进行了分类。例如,周定一将其定义为发育于中生代至第三纪厚层陆相红色碎屑岩系上的地貌,而刘尚仁则将其描述为由特定红层岩石形成的地貌。这些定义的演变反映了对丹霞地貌认识的深化,以及地貌分类的细化和专业化。
丹霞地貌研究的成果和共识的积累,得益于一系列学术讨论会的召开。自1991年起,中国的多个地方举办了全国性的丹霞地貌学术讨论会,如广东省丹霞山、福建武夷山、湖南莨山等地,这些会议促进了国内丹霞地貌研究的发展,并推动了学术交流和论文的出版。截止至目前,已经发表了350多篇相关论文,发现了723处丹霞地貌。
尽管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对丹霞地貌成因的深层次理论研究仍然不够充分。特别是在地质构造、地貌保护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丹霞地貌的地学研究,不仅关注地貌的形成机制,还涉及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研究将会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丹霞地貌的科学研究和旅游开发。
为了更好地理解丹霞地貌,建议相关学者和研究机构继续挖掘其形成和演变的过程,深化对丹霞地貌景观美学和科学价值的研究,并探索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途径。通过对丹霞地貌的深入分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地质历史,还可以为地理教育、旅游开发及生态保护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