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导向的概念教学强调将深度学习的理念应用于基本概念的教学中,旨在通过深化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学科素养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引领学生通过精解概念本质、建立概念体系、迁移应用、活动体验和感悟价值等多种方法,系统地掌握概念的内涵、结构及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精解本质是指通过深度加工来挖掘概念的内涵。概念是用文字符号表达的,它高度概括了某一类现象或过程的本质特征。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要了解文字符号的表面意义,还要深入探究概念符号背后的本质属性,全面把握概念的内在联系,并能由本质推演出不同情况下的概念变式。例如,在教学“价值”这一概念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首先进行概念解读,分析“价值”的定义,并通过概念具象和辨析来拓展对概念本质的理解层次,从而更加深刻地把握概念。
建立体系则强调概念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一个结构和系统中与其他概念相互关联。通过分析、比较、论证和选择等高阶思维活动,学生可以梳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结构化的概念体系,使之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例如,可以从“上位概念”、“同位概念”和“下位概念”的联系来构建一个完整的价值概念体系,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人的价值等多个层面,帮助学生形成对价值概念的全面理解。
迁移应用是指学生需要在不同的新情境下运用所学的概念知识,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设计相关的活动,如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运用概念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活动体验和感悟价值则更多地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体验性。通过参与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对概念知识的记忆,而且能够在活动中获得个人感悟,提升对概念价值意义的认识,从而达到知识与情感的融合。
深度学习导向的概念教学不仅仅是对概念知识的传授,而是一种全面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概念背后的逻辑思维、科学方法,并领会概念的价值意义,最终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这一教学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科领域,尤其对于基本概念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