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抽象能力,能够将数据结构和算法理论与编程实践相结合,以灵活地应用到系统开发中。同时,它对于学生在后续课程如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中的学习和能力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普遍面临着一些挑战。课程内容丰富,涉及多个概念,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和编程技巧有较高要求,导致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遇到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刘合兵和尚俊平两位作者进行了深入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改革。
他们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先导课程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例如编程思想、结构体、指针和递归过程理解不充分,这些都是学习《数据结构》课程时遇到困难的直接原因。除此之外,理论性强、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以及上机实践机会较少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为了应对这些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刘合兵和尚俊平提出了以下的教学改革措施:
1. 开设《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旨在提前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通过修订教学计划,在《数据结构》课程之前增设此课程,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程序设计的思想体系,并逐步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算法的能力。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课时安排被设计为1:2,以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加强课程建设,拓展课堂教学。通过申报并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建立了《数据结构》课程网站,并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丰富交互性,突出教学重点,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问题。同时,将教学大纲、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等资源发布在网站上,从时间和空间上拓展了课堂教学。
3. 重视实践环节,通过“三提前”、“三及时”的策略提升实践环节效率。所谓“三提前”是指提前出好上机实践题目、提前让学生编写程序预习实践内容、提前做好实习准备,而“三及时”则是指及时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检查实践成果,及时总结实践经验。这些措施旨在通过有目的的实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这些改革措施在实践中的应用,使得《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加强。通过这些改革,作者希望能够为其他同类型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我们可以看出,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此外,教师应重视课程的创新和改革,不断探索适合现代教育发展和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这些经验和措施不仅适用于《数据结构》课程,同样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其他课程,乃至更广泛的理工科教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