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储能补贴政策的落地标志着国内新能源配储领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青海省作为国内储能项目先行示范区,其政策的出台不仅将直接推动当地新能源与储能项目的结合,还有可能引发全国范围内的储能补贴政策落地。这一系列的政策动向对整个电气设备行业,尤其是与储能技术相关的细分市场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政策要点主要包括新建储能项目容量和时长要求、补贴标准以及交易机制的明确。新建新能源项目需配备不低于装机量10%的储能容量,并且储能时长需达到2小时以上。这为储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明确的市场方向和发展空间。同时,政府对储能项目的补贴标准给出了具体的数值和时限,从2021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对储能项目予以每千瓦时0.10元的运营补贴,并且对使用本省产储能电池60%以上项目,额外增加每千瓦时0.05元补贴。此外,新建投运的“新能源+储能”项目电化学储能设施所释放的电量不再参与省内年度电力市场直接交易,而是按照新能源结算基价执行。
青海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尤其是光伏和风能的装机量占比较大,2019年分别占全国的5.63%和7.58%。然而,青海同时存在较高的弃风率和弃光率,2020年前三季度弃光率为7%,弃风率为3.7%,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表明储能技术在青海地区具有极高的应用需求,成为真正的“刚需”。
电化学储能技术因其快速响应能力和较低的地理条件限制,以及能够补偿系统高频功率波动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新项目的青睐。2018-2020年国内新增储能项目中,电化学储能占比不断提升,从29.41%上升至51.58%再略微回落至30.36%。其增长主要得益于锂电池成本的快速下降,磷酸铁锂电池以其高安全性、高性价比、长循环寿命等优势,在国内储能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相关电池公司、系统集成商以及正极材料供应商将从中受益。
报告中还指出,未来随着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的进一步提升,电池购置成本将下降,电化学储能渗透率将继续提升。预计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发电侧储能需求将达到85.72GWh,显示出行业巨大的增长潜力。
风险提示方面,报告提及了新能源装机不及预期、储能器件价格波动以及储能政策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可能影响到储能产业的未来走势。
青海省的储能补贴政策为储能市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显著推动电气设备行业,特别是新能源和储能领域的加速渗透与扩张。同时,随着电化学储能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储能市场预计将迎来一个快速增长期。相关企业需密切关注政策动向,把握市场机遇,同时规避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