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菊花》这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主要围绕着国标本苏教版教科书一年级上册课文8的内容展开,旨在引导学生们理解并感悟菊花不畏严寒、竞相开放的精神,以及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这篇教学随笔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教学案例,展示了如何将生活中的实际场景与课堂学习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们,特别是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相对匮乏的一年级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并从情感上受到熏陶,审美情趣上得到提升。教师巧妙地利用了校园内盛开的菊花作为课程资源,让学生们在观察和讨论中自然而然地感知深秋季节的变化,以及菊花的坚韧特性。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环境,通过交流讨论,学生们发现了小草的枯萎、树叶的凋落、大雁南飞等深秋景象,对“深秋”这个词语有了直观的理解。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到在寒风中依然盛开的菊花,让学生们认识到菊花的不畏寒冷。通过朗读和角色扮演,学生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这一描述的理解,感受到了菊花的顽强生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让他们通过看、听、说、做等多种方式参与进来。例如,学生在模仿菊花迎风开放的姿态时,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也增强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感知。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方法,使得孩子们的朗读充满感情,他们用自己的声音和表情表达了对菊花的敬佩和喜爱。
此外,教学还鼓励学生联系已学知识,如《秋姑娘的信》中提到的动物冬眠现象,促进了新旧知识的融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趣味性和互动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看菊花》这篇教学随笔展示了如何将实际生活情境引入课堂,通过观察、讨论、角色扮演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使一年级的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和欣赏课文,从而有效地掌握了知识,提升了语文素养,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课堂活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