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1. 歧义现象:文章提到了语言中的歧义现象,即一个词语或表达方式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例如,“生意”这个词既可以指生命的活力,也可以指商业经营。
2. 汉语言文化:通过明代学者张岱和清代学者王夫之的观点,展示了汉语言文化中对“生意”的理解和重视,特别是将其视为艺术、文学创作的生命力。
3. 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文中提到文学艺术的目的是为人类现实生活增添生命力,而非仅仅作为商品化的工具。强调了文学艺术的社会使命感和道德责任。
4. 经商活动的历史视角:引用《史记》中“货殖”的概念,反映了司马迁对商业活动的理解,同时也展示了历史上对商业和文化艺术的不同价值定位。
5. 当代社会现象:提到当前“文人下海”成为趋势,暗示商业化的倾向可能影响到文学艺术的原本意义,表达了对文学艺术过度商品化的担忧。
6. 文学艺术的商品化:讨论了“文学艺术商品化”可能导致的问题,即文学艺术创作可能被简化为纯粹的经济活动,失去了其原有的文化和精神价值。
7. 文言文阅读理解:通过《石钟山记》选段,考察了读者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包括对文言词汇(如“鸣”、“名”、“莫”、“其实”等)和句式(如“虽……不能……”、“以……为……”)的掌握。
8. 史料分析方法:文章指出,不能仅凭间接资料(如郦道元的描述)或简单的实验(如李渤的做法)就断定事物的真实情况,强调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的重要性。
9. 文学批评:苏轼对郦道元和李渤观点的评价,体现了文学批评中的深入探究和独立思考,以及对历史记载的质疑精神。
10. 文学作品的多重解读:以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为例,展示了同一作品(如《水经注》)可以有多重解释,取决于读者的视角和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