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任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发与设计-.docx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基于工作任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发与设计-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1页。基于工作任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发与设计-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1页。基于工作任务的?计算机应用根底?课程开发与设计 基于工作任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发与设计-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1页。 基于工作任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发与设计-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1页。 摘要: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开发是目前比较适合高职教育的一个方法,计算机应用根底的课程开发主要是通过模拟完成企业"工程任务,工作任务〞,这样就使学生学习内容与与工作任务实际结合,最终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职业能力。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应用根底;课程开发;工作任务引言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根本要求是理论够用,基于此开发?计算机应用根底?课程,探讨课程性质、设计思路、设计内容与考核方式。一.课程性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完成工作的必要条件。在高职院校中,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课程就是?计算机应用根底?,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学生根底素质为目标,以期培养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适应未来计算机使用要求的高职应用型人才。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中的数制及其表示和运算、计算机系统的根本组成和根本工作原理,网络与多媒体的根底知识,掌握典型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使用,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相应的操作,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学科的其他课程建立良好稳固的根底。二.课程设计思路1、以"办公应用〞的典型案例为载体,依据企业的"办公应用〞岗位要求,确定"办公应用〞关键技术为核心,以"理论必需,适用为主〞为根底,构造传统课程内容,以打造未来就业能力,提炼不同岗位职业能力的必需应用技术,将其整合为教学内容,进而通过教师进一步转化为适合教学的课程内容。我们的设计思路是以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中的工作任务为核心,以学生操作为手段,以提炼的岗位工作任务为具体的实施工程,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在完成课程工程中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奠基学生未来的职业能力,从而改革传统的以知识为核心的授课模式,转变成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行动导向〞授课模式。2、教师的教学过程是根据教师调查企业岗位工作任务的根底上,将案例教学和实际工作任务以工程的形式结合,以真实工程为对象进行任务导向教学,教学过程要表达工学结合,即学生的"学习任务〞和未来岗位的"工作任务〞紧密结合,两者的结合是以企业的"真实工程〞为中介,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主要通过做企业的真实工程来完成,从而到达学习内容和工作任务融合的效果。在此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工程教学法,根据企业岗位工作任务转化的课程内容,设计学习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到达未来完成工作任务的目标,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将课程内容设计为计算机根底知识、WindowsXP操作系统、Word2021案例应用、Excel2021案例应用、Powerpoint2021案例应用、计算机网络根底知识六个单元工程,涵盖了各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知识点,同时也包含了不同岗位的根本工作任务,使学生能够掌握根本计算机技能,奠定职业根底能力。3、在教学组织中重点是变换教师与学生角色身份,使得学生变为主体地位,教师转换为引导者,真正实现学习任务、工作任务的统一。课程学习前,教师主要承担引导者的作用,即学习任务的信息提供,完成任务的奖惩措施,简要的发动,提供相关工程完成作品,使得学生有目标,引导学生收集完本钱工程的课程资料,最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促使学生完成工程。课程学习中,教师主要承担控制者的角色,通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控制,对学生工程完成的作品的评价,控制学生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前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通过完成工程的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因此?计算机应用根底?课程的学习是通过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促使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任务,使得学生角色变成主体地基于工作任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发与设计-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基于工作任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发与设计-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位,即企业人员,教师角色变为引导者和控制者,处于辅助地位,最终完成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身份的变换。三.课程内容选取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各个学习情境之间呈现递进的关系。具体设计格式如表1。四.考核方式要完整的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不能仅仅依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的改革,还要依靠考核方式的改革,因此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计算机应用根底?课程的考核分为两局部: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其中过程性考核占50%,结果性考核占50%。〔一〕过程性考核〔50%〕平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发与设计的目标是针对高职教育,旨在培养一线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课程设计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注重通过模拟企业中的“工程任务”和“工作任务”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课程性质上,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核心课程,其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基础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他们在未来的计算机使用需求中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设计思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以“办公应用”的实例为教学载体,根据企业对办公岗位的需求,确定关键技能,构建以实用为主的理论内容。教师将这些内容转化为适合教学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并提炼出不同岗位所需的关键应用技术。 2. 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将案例教学与真实工作项目结合起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和提升。这需要教师对企业的岗位任务有深入了解,以真实工程为教学对象,通过工程教学法设计学习内容。 3. 在教学组织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转变为引导者和控制者,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完成任务来提升职业能力。教师在课程开始时提供任务信息和指导,过程中则通过控制和评价来引导学生向目标前进。 课程内容选取上,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各个情境之间具有递进关系。通常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 2021应用案例、Excel 2021应用案例、Powerpoint 2021应用案例以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等六个单元,覆盖了不同专业学生应掌握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同时也涵盖了各个岗位的基本工作需求。 考核方式也进行了改革,分为过程性考核(50%)和结果性考核(50%)。过程性考核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考勤(15%)和实训作业(10%)等。结果性考核则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为标准,要求学生取得合格证书作为课程完成的证明。这一考核方式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确保他们具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工作任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发与设计旨在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际操作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这种课程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还能在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中提升职业技能,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 粉丝: 105
- 资源: 9354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本地安装GSVA,有很多选择,我选了相对最新的
- yolo算法-动物类别数据集-21613张图像带标签-人-奶牛-鹰-大象-汽车-猪-水牛-熊-鹿-雨伞-狗-老虎-浣熊-狼.zip
- Go语言实现高质量代理池构建与部署
- yolo算法-多类别动物数据集-8893张图像带标签-猴子-奶牛-大象-水牛-美洲虎-熊-鹿-马-狗-老虎-鸟-狮子-猎豹-山羊.zip
- Video_1732514072178.mp4
- yolo算法-手套-无手套-人数据集-14163张图像带标签-手套-无手套.zip
- WordPress主题 多本小说阅读模板
- yolo算法-道路损伤检测数据集-17145张图像带标签-纵向的-坑洼.zip
- yolo算法-猴子-大象-猪动物数据集-6229张图像带标签-猴子-大象-猪-牛-鹿-熊-棕熊-老虎.zip
- yolo算法-动物数据集-8944张图像带标签-自行车-背景-大象-豹-牛-熊-鹿-马-摩托车-猎豹-福克斯-猴子-美洲虎-太阳能电池板-老虎-犀牛-狮子-山羊-人-狗-天鱼-鸟.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