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九单元53(初航)》教案
本教案主要围绕英国著名小说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展开,旨在引导七年级学生深入理解主人公鲁滨孙的人物特点和小说的时代背景。教学内容分为多个环节,包括学习目标、课文提示、正音正字、积累词语、朗读课文、课文分析、课文结构以及思维训练。
【学习目标】
1. 学生需通过寻找情节发展线索,理解鲁滨孙的成长经历,并从中解读与时代背景相关的语义信息。
2. 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细节,体会鲁滨孙的性格特征,学习其机智、勇敢、敢于冒险和永不言败的精神。
【课文提示】
笛福是18世纪英国的著名小说家,59岁开始写作,而《鲁滨孙漂流记》作为他的第一部小说,展现了18世纪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冒险精神和积极进取的风貌。
【课文分析】
本文节选自《鲁滨孙漂流记》,主要描绘鲁滨孙初次航行的历险。第1段,通过对比水手和船主的恐惧与祈祷,突显鲁滨孙的无知与冒失;第3段,鲁滨孙的无知和无助进一步展现,他甚至不明白“沉船”的含义,反映出他的航海知识匮乏。这一情节设置体现了18世纪英国社会中,以鲁滨孙为代表的冒险家对海外市场的开拓热情。
【课文结构】
分为三部分:
1. 风暴来临时的紧张氛围,展示船上人员的恐惧。
2. 描述船只抗争风暴的过程及最终获救的艰难。
3. 鲁滨孙初航失败后的坚韧不拔,预示着他将来的冒险精神。
【思维训练】
问题涵盖神态、语言描写,修辞手法,人物心理等方面,旨在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通过风暴的描绘理解环境的恶劣,通过鲁滨孙的行为洞察其性格,以及通过情节分析展现航海的艰险。
这份教案旨在通过《鲁滨孙漂流记》一文,让学生了解18世纪英国的社会背景,体验主人公的冒险精神,提高语文阅读与分析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文本,感受鲁滨孙的世界,进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