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题目涉及的是初中化学中关于溶液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溶液的组成、溶解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溶液的质量分数以及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规律。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1.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题目中的氯化钠溶于水后会离解成离子状态,故选项A正确。
2. 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其乳化作用,将油污分散成微小的液滴,而不是溶解油污,因此B选项错误。
3. 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增加溶质或减少溶剂实现,但并不一定会改变溶液质量或溶质质量分数,D选项正确。
4. 海水淡化过程利用了膜的渗透压原理,加压使水分子透过淡化膜,溶质离子则被阻挡,所以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少,B选项正确。
5. 可溶性固体如硝酸钾溶于水形成溶液,充分搅拌后可得到溶液,A选项正确。
6. 溶液的性质并不取决于其是否均一稳定,例如牛奶虽均一稳定但不是溶液;洗涤剂去油污依靠的是乳化而非溶解;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高于不饱和溶液,这取决于温度和溶解度,C选项正确。
7. 溶剂不是水的溶液包括碘的酒精溶液,A、B、D的溶剂都是水。
8.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可以产生制冷效果,所以A选项正确。
9. 图I烧杯中加入水后的溶液可能是饱和也可能是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溶质质量可能不变,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温度未变溶解度不变,所以只有B选项不一定正确。
10. 在100g 20%的KNO3溶液中加入10gKNO3得到饱和溶液,说明该温度下KNO3溶解度大于30g,B选项错误;降低温度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选项正确。
11. 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0℃时2g高氯酸钾溶于100g水得到的溶液浓度大于2%,6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7.3%,80℃冷却至40℃会有结晶,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12. 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无法直接比较溶解度大小,B选项错误;t1℃时两者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选项正确;t2℃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是50%,D选项错误。
13. 20℃时甲的溶解度较小,不表示甲易溶于水,A选项错误;60℃时甲的溶解度大约为3.4g,B选项错误;甲在降温过程中可能会析出晶体,C选项正确;90℃时50g水中0.7g甲可能不饱和,D选项错误。
14. 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无法直接比较溶解度大小,A选项错误;t1℃时,甲30g能完全溶解,乙可能不能,C选项错误;t2℃时两者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D选项正确。
15. t2℃时50g a物质加入50g水中得到的不一定是饱和溶液,A选项错误;t2℃时饱和溶液质量的关系为c溶液>b溶液>a溶液,B选项正确;升温后溶液M中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b>a=c,C选项正确;a、b降温析出晶体质量无法确定,D选项错误。
16. P点表示相同温度下,甲、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但溶液质量不一定相等,A选项错误;乙物质升温后可能变为不饱和溶液,B选项错误;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质量比不一定是1:4,因为不知道溶解度,C选项错误。
这些题目考察了学生对溶液基本概念、溶解度与饱和溶液的理解,以及相关计算能力。学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掌握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换,掌握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以及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