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学习后续应用型课程如单片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和嵌入式系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基础作用。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更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编程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当前的实验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学生积极性不高、实验学时不足、实验内容不够优化以及考核方式需要创新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从五个方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实验课堂环境、增加实验课时比重、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和优化考核方式——深入探讨了《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C语言的语法灵活且规则繁多,导致学生在编程实践中常遇到错误,从而产生挫败感。学生缺乏对编程逻辑和语法的深入思考,课后复习不足,基础不牢固,实验课上遇到问题无法独立解决,往往依赖教师帮助。
当前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往往是根据理论知识点设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任务,但问题在于实验课通常是大班授课,教师数量有限,难以兼顾到每一位学生的需求,这进一步降低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独立性。
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以下改革思路:
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采用项目驱动或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的意愿。教师可以设计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实验项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2. 改善实验课堂环境:优化实验室资源分配,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实验设备进行编程实践。同时,引入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如在线编程平台和协作工具,提供一个更加开放和互动的学习环境。
3. 增加实验课时比重: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验课程的比重,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编程实践,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完善实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课程内容,使之与理论教学更好地结合。设计更加系统化的实验项目,覆盖从基础编程到复杂系统的完整流程。
5. 优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考核方式,从单一的书面考试转变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实验报告、项目完成情况和创新思维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通过这些改革,旨在提高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未来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说明了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生普遍选择相关行业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
[2] 论述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电气信息类专业中的重要性和其作为专业基础课的地位。
[3] 强调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编程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其为后续学习奠定的基础作用。
[4] 指出了C语言语法灵活、规则繁多,学生在实验中容易出错的问题,并暗示了学生缺乏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