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材料作为集成电路制造的基石,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半导体材料的市场空间也随之增大。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之一,其半导体材料产业的发展备受关注,国产替代进程的推进更是成为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半导体材料可按照制造流程的不同环节被分为三大类:基体材料、制造材料和封装材料。基体材料通常指的是用于晶圆制造的硅片材料;制造材料包括了光刻胶、蚀刻液、化学机械抛光液等,这些是在半导体器件生产过程中用于加工晶圆的关键材料;封装材料则是指封装半导体芯片的各种材料,包括封装基板、键合线等。这些环节中的材料是集成电路制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且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制造难度各异,对材料的纯度、精度等方面都有极高要求。
接下来,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由外企主导,市场规模庞大。根据报告,2018年全球半导体产业规模达到4373亿美元,其中材料市场规模为519亿美元。而大陆地区在半导体产业规模上已达到1220亿美元,但材料市场规模只有84.4亿美元,国产材料占比仅为20%,凸显出我国半导体材料产业起步晚、发展程度低的现状。欧美、日韩以及台湾等地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较早,因此在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由于全球半导体制造业正向大陆地区转移,这为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国内晶圆制造产能的持续扩张,将带动半导体材料市场需求的大幅增长。若参考锂电池材料的发展轨迹,其国产化率已基本实现,我们可以预见到在巨大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国产半导体材料完成进口替代将成为必然趋势。这不仅能够填补国内市场的巨大缺口,也将推动国内半导体材料行业的长期发展。
在国产化的推进中,国内企业已经逐步参与到半导体材料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供应当中。未来,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规模的扩张,国产半导体材料供应商有望更多地进入下游客户供应链。因此,可以预见国内半导体材料产业将面临巨大的成长空间。
然而,这一进程也面临着多重风险。国产半导体自主可控的难度可能会超出预期,导致国产化进程受阻;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可能导致产业链核心环节受制于人,阻碍产业发展;若宏观经济政策出现波动,对半导体产业链的政策支持力度下降,也会对国产化替代造成影响。
报告还提供了对相关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如三安光电和深南电路等,这些公司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具有代表性,其中三安光电被赋予“增持”评级,深南电路则获得“买入”评级,这也反映出行业分析师对这些企业未来发展的看好。
半导体材料产业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均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战略意义。我国在该产业中正通过国产化替代逐步增强自主可控能力,以满足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并逐步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这一进程虽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成长潜力和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