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是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主要关注研究对象是病人群体,而非单个病人、动物模型或病原体。它是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的交叉学科,不仅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在于通过科学方法研究疾病的分布、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旨在提高医疗实践的质量和效率,为临床决策提供证据支持。
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包括研究的真实性、临床的重要性、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研究设计的合理性。其中,真实性关乎研究结果是否准确反映了研究目的,重要性强调研究对于临床实践的意义,实用性则考虑研究成果能否转化为实际应用。此外,研究课题的新颖性和创新性也是评价研究价值的重要方面。
在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设立对照、随机分组、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足够的样本数是关键要素,而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对受试因素的明确了解有助于减少偏差。随机抽样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减少抽样误差。在分层随机分组中,通常根据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进行分层,以增强各组间的可比性。
对照的处理方式多种多样,如空白对照、安慰剂对照和有效对照等。其中,空白对照可能无法有效避免医德问题,而安慰剂对照可以提高研究的内部有效性。随机化分配的优势在于提高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减少来自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干扰,并为盲法评价奠定基础。
样本含量的确定在临床研究中至关重要,合适的样本含量可以保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偏差。检出症候偏倚可能源于同一症状对应多种疾病,或者不同疾病共有的症状,也可能因研究对象的选择方式(如医院患者)而产生。排除标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针对性,通常与纳入标准互补。
临床诊断标准涵盖了多种方法,如基于行业学会的诊断标准、病原学诊断、影像学诊断等,而病理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则属于特殊类型的诊断手段。选择偏倚包括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erkson偏倚、混杂偏倚和检出症候偏倚,但不包括入院率偏倚,后者属于另一种类型的偏倚。
在社区人群研究中,数据来源可能包括专门防治机构、疾病报告登记、疾病监测、普查和筛查等。随机对照试验是评价干预措施疗效的金标准,要求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以减少偏倚,但并不总是需要采用盲法,且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倚的风险。这种设计适用于评估临床问题,但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临床问题,如动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