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流行性乙型脑炎实用教案》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该疾病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等症状,严重者可能遗留长期后遗症,且病死率较高。乙脑最早于1935年在日本发现,后在中国被证实存在,主要在夏秋季通过蚊媒传播,尤其在10岁以下儿童中较为常见。
乙脑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其结构为球形,直径约40-50纳米,核心包含单股正链RNA,具有包膜。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弱,但对低温和干燥有较强耐受性,能在冷冻条件下存活数年。
流行病学方面,乙脑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在蚊体内增殖,并能终身携带,甚至越冬或通过蚊卵传递。在中国,三带喙库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但大多数感染者仅呈现轻微病症,病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力。乙脑主要分布在亚洲,中国以长春连线以南地区为主,病例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疾病呈高度散发性,家庭内部同时发病的情况较为罕见。
病理上,乙脑病毒侵入人体后,首先感染单核-巨噬细胞,然后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实质广泛病变,特别是间脑和中脑。病变主要体现在血管扩张、充血,小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软化灶,严重时可能导致钙化或空洞。
治疗和预防乙脑的关键在于控制蚊媒,提高公众卫生意识,接种疫苗以增强免疫。对于患者,及时的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支持疗法是降低病死率和减轻后遗症的重要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综合防控策略来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