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改革的最新动态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上,旨在培养出能全面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在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科研能力、外语和计算机技能、身心健康以及态度情感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
在培养规格上,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总学时为112660小时,其中必修课程占68%,选修课程占32%。必修课程群包括了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等核心课程,旨在奠定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等则关注学生对人体运动科学的理解。此外,田径、球类、体操和武术等具体运动技能课程也是必修内容,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选修课程群则更为灵活,提供了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体育统计学、运动训练、健康教育学等多样化的选择,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进行选择。选修课程还分为分方向选修,包括体育教学训练、社会体育、体育保健康复和民族传统体育四个方向,覆盖了理论学科和技术学科,如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教学设计、体育学习原理,以及社会体育概论、体育人类学、体育经济学等。
实践性环节的设置强调了教育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包括社会实践、教育实践、科研实践以及见习和实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课程目标明确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运动技能,保持身心健康,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体育改革注重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重视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的需求。这种改革旨在培养出既能从事体育教学,又能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多元化体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