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 商朝时期,商人开始活跃,从事商业活动,商人这个词也因此产生。
-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活动打破官府控制,市场增多,大商人崛起。
- 秦汉时期,商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总体水平相对较低。
- 隋唐时期,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繁荣,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方便货币流通。
- 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宋代出现交子,商税成为重要财政来源,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 明清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长途贩运盛行,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
2. 市的形成与城市的发展:
- 宋以前,市有固定位置,与坊分离,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受官府直接管理。
- 宋朝时,坊市界限被打破,市镇增多,早市、夜市不受时间限制,商业活动更为自由。
- 汉代,长安、洛阳等是主要商业中心;隋唐时期,长安、洛阳之外,扬州经济地位突出,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的开通促进经济交流。
- 两宋时期,开封、益州成为商业重镇,元代大都和杭州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3.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 西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开启对外贸易。
- 唐朝,广州设有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唐朝对外贸易发达。
- 两宋时期,与多国贸易,商税成为南宋财源之一。
- 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广州十三行作为唯一对外贸易窗口。
4. 重农抑商政策:
- 内容:重视农业,限制工商业发展。
- 目的:保障赋役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 实施:商鞅首倡,汉武帝时期加强,明清时期进一步强化,包括专卖制度、征税、歧视商人等。
- 评价:前期有利于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但后期阻碍了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5. “闭关锁国”政策:
- 明初海禁主要针对民间海外贸易,清朝严格限制外商贸易,设立广州十三行统一管理。
- 原因:防范内外威胁,维护统治。
- 评价:长期来看,妨碍海外市场拓展,抑制资本主义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这些知识点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演变和政府对经济的管控策略,体现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