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情境中学生学习心理规律的科学,涵盖了多个方面,如心理发展、智力差异、认知方式、性格特征、学习动机、人际吸引、群体行为、教学评价、心理健康标准、心理障碍、进食障碍、心理辅导内容、道德情感、态度与品德形成等。
1.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个体不同系统的发育速度、起始时间、成熟时期以及优势领域的差异。例如,认知能力可能在早期快速提升,而情感成熟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2. 智力的群体差异体现在性别、年龄、种族和智商分数差异等方面。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某些智力领域可能存在微小差异,而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发展也有其特点。
3. 学生间的认知方式差异,如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影响了他们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些差异在教学中需要被理解和尊重,以便提供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环境。
4. 性格的特征差异通常从社会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和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等方面分析。这帮助我们理解个体的行为模式和决策方式。
5. 皮亚杰的个体思维发展理论指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感知-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这些阶段顺序固定,逻辑思维是智慧的高级表现。然而,他的理论也受到现代心理学家的质疑和扩展。
6. 学生群体的影响取决于活动的难度、竞赛动机、被评价的意识、注意干扰和群体规模等因素。适当的群体效应可以促进学习,反之则可能产生阻碍。
7. 人际吸引和排斥主要由距离远近、交往频率、态度相似性和个性互补决定。这些因素影响个体间的互动和关系质量。
8. 正式群体如班级、小组、少先队和团员,通常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目标。
9. 结构创设涉及教师的指导、规定的限制、学生的意见采纳、日程安排和奖励机制,旨在创建支持性学习环境。
10. 问题行为可分扰乱性、心理性和品行性问题行为,以及情绪和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影响学习和社交。
11. 测验前的计划包括明确目的、确定考查内容、列出考试范围、编写考试计划和选择题型,以确保测验的有效性。
12. 教学评价与测量、测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基于后者提供的数据来判断学习成果的实际意义。
13. 标准化成就测验可能存在与课程不协调、耗费资源和可能导致不良影响的问题,但它们提供了客观的评估工具。
14. 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包括忽视信度和效度、准备不足、题量和难度设计不合理,以及项目分类比例不均衡。
15. 非正式评价包括观察、谈话和作业评估,这些方法更注重个体化的反馈和理解。
16. 心理健康标准的考虑因素包括内部协调性、对外适应性、相对性、动态过程和社会评价。
17. 抑郁症表现为消极情绪、认知倾向消极、动机缺失、身体症状等,影响生活质量。
18.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暴饮暴食等,对个体健康造成威胁。
19. 示范法可以通过教师示范、角色扮演、他人示范、媒体和阅读材料等多种方式实施。
20. 学校心理辅导涵盖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旨在支持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1. 道德情感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义务感和责任感,是道德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22. 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将态度分为接受、注意、评价、组织和性格化五个层次,反映态度的深化过程。
23. 态度与品德虽然相关,但围和化程度不同,且结构和功能也可能有所区别。
24.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等,这些因素塑造个体的价值观。
25. 对于低年级学生和解决紧急问题时,教师提出正面材料更有效,而对于长期态度的培养和说服持相反观点的对象,则可能需要综合考虑正反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