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是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主要用于解决传统制造成本法在面对间接成本分配时的局限性。ABC法的理论基础在于将企业的各项活动视为成本发生的根源,通过识别、测量和分配活动成本,以提供更为准确的产品和服务成本信息,从而支持更有效的管理决策。
科勒(Kohler, Eric L.)是作业会计思想的先驱之一。他的观点认为,作业是组织单位对特定工程或项目贡献的具体活动,可以设立作业账户来追踪和控制这些活动的成本。作业账户从最底层的详细作业开始,逐级向上构建,直至最高层的总账,类似于传统会计的多层次账户结构。科勒强调所有成本都能找到责任人,并且可以控制,这是ABC的基本假设。
斯拖布斯(G.T. Staubus)进一步发展了作业成本的概念,他视会计为一个信息系统,强调作业会计与决策有用性的关联。他认为成本计算应以作业而非产品或单一标准为基础,成本是流量而非存量,关注资源如何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作业中被消耗,而不是简单地分配到最终产品上。
随着20世纪末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生产自动化导致直接人工成本减少,间接成本占比上升,制造成本法的局限性更加突出。ABC法在此背景下全面兴起,因为它能更精确地分配间接成本,避免了按工时比例分配的误差,提供了更为真实反映产品成本的信息,有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改进定价策略,以及提升内部管理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ABC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识别核心活动**:确定企业中进行的所有关键活动,如订单处理、产品设计、质量控制等。
2. **分配资源**:估算每个活动所需的资源量,包括人力资源、物料、设备等。
3. **设立成本池**:根据活动设立成本池,汇集与该活动相关的资源成本。
4. **分配成本**:使用合适的成本动因(如数量、时间、次数等)将成本池中的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
5. **作业到产品**:将作业成本进一步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依据产品或服务消耗作业的程度。
作业成本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高了成本计算的准确性,还促进了成本信息的透明度,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成本结构,制定战略决策,提升竞争优势。然而,ABC法的实施也需要较大的投入,包括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因此企业在选择是否采用ABC法时需要权衡其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