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与特性:
- 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颜色变化可以作为判断反应是否进行以及反应类型的依据。题目中提到无色透明溶液的形成,这通常意味着反应后的产物不会产生颜色,是判断溶液是否纯净的一个指标。
2. 化学方程式与质量守恒定律:
- 碱式碳酸镁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揭示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可以推断出X的化学式。
3.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
- 图表中描述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能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虽然没有给出具体数据,但可以看出反应可能涉及反应物的消耗和生成物的生成。
4. 化学变化的识别:
- 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键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纸张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因为产生了新的化合物。
5. 化学符号与标识:
- 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代表了环保意识和可回收材料的标识,有助于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
6. 营养素与食物来源:
- 维生素主要存在于水果、蔬菜等食物中,草莓是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7. 化学与日常生活:
- 氦气比氢气更安全,可用于填充气球;洗涤剂通过乳化作用去除油污,而不是溶解油污;硬水会降低肥皂的清洁效果并可能导致衣物洗涤不干净。
8. 化学与健康:
- 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二氧化碳虽不是有毒气体,但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属于环境污染物。
9. 催化剂的作用:
- 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本质,原子种类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10. 物质的鉴别方法:
- 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无法用点燃的木条鉴别;氧化钙遇水放热,硝酸铵遇水降温,可通过测量温度变化鉴别。
11. 化学推理:
- 推理B是正确的,因为燃烧产物能确定蜡烛的组成元素。
12. 化学事实解释:
- 氧气不易溶于水,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解有少量氧气。
13. 化学实验现象与过程:
- 图形D对应向含有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蓝色沉淀,并且溶液酸性逐渐减弱。
14. 化学用语表示:
- 3个钾原子表示为3K,2个氮分子表示为2N2。
- 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通常标注在元素周期表上,这里未给出具体数值。
15. 物质类别与化合价:
- A点可能表示金属单质;B点可能是+3价的铁氧化物,如Fe2O3;C点的化合物可能是Fe(OH)2,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Fe(OH)3,方程式为: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16. 燃烧与灭火原理:
- 燃烧需要氧气、可燃物和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灭火则可通过隔离氧气、降低温度或移除可燃物来实现。
以上知识点涵盖了高中化学的基础内容,包括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物质鉴别、营养素、环境保护、催化作用、物质分类、化学推理、化学用语、元素周期表、燃烧与灭火等。这些知识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