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通假字**: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表达方便或书写习惯,会用一个字代替另一个字,这种现象称为通假。题目中提到了多个含有通假字的句子,例如“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等。通假字是学习古汉语的重要部分,理解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解读古文。
2. **古今异义词**:古文中的一些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产生了不同的含义。例如,“涕”古义为眼泪,今义为鼻涕;“币”古义为礼品,今义为货币;“穷困”古义为走投无路,今义为生活贫困;“振恐”古义为惊恐,今义为因受惊吓而恐惧。
3. **词类活用**:在古文中,某些词会根据上下文需要改变其原本的词性,如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等。例如,“函封”中的“函”名词作状语,表示用匣子装;“前”形容词作动词,表示向前走;“朝服”名词作动词,表示穿上朝服;“白衣冠”名词作动词,表示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
4. **文言实词解释**:掌握文言文中的实词是理解古文的基础。如“偏袒扼腕”指的是露出一只臂膀,用力握着手腕,表示决心;“郎中”指宫廷侍卫;“穷困”在此指走投无路;“假借”意为宽容、原谅;“绝袖”是指衣袖被扯断;“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此处指宫殿的台阶下。
5. **翻译句子**:(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意为: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意为: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想活捉秦王,一定要得到契约来回报太子。
6. **文言虚词解释**:(1)“以次进”中的“以”是介词,表示按照顺序;(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中的“之”是代词,指荆轲;“于前”是介词短语,表示在大王面前;(3)“因左手把秦王之袖”中的“因”是副词,表示于是;(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中的“卒”通“猝”,表示突然。
7. **名句填空**:这段文字出自《荆轲刺秦王》,空白处应填写的句子是“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於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8. **成语与病句辨析**:(1)成语“怀瑾握瑜”比喻人具有纯洁美好的品德,不适合用于形容行走安全;(2)“茕茕孑立”意为孤独无依,与句意重复;(3)“随波逐流”指没有原则地跟随别人,符合语境;(4)“逐鹿中原”意为争夺天下,符合语境。
9. **语病辨析**:(A)“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主语残缺;(B)正确;(C)正确;(D)“的原因”与“的结果”并列不当。
10. **排序填空**:按照逻辑顺序,应先提到“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然后是比较,接着是结果,最后是世界的反应。因此,正确的排序是⑥①②④⑤③。
11. **仿写句子**:仿写要求保持修辞格式和句式特点。例如:“承诺如同烛光,它的光芒是点燃希望的火种,也是履行诺言的见证。”
以上就是2013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二)中涉及的知识点解析,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文言实词和虚词解释、句子翻译、成语与病句辨析、语句排序以及仿写练习。这些知识点都是学习和理解古文的基础,对于提升语文素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