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这篇资料主要讨论的是孔子与孟子在思想和态度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可能的原因。从性格角度来看,孔子显得更为轻松愉快,而孟子则表现出更多的忧虑和紧张。孔子主张"君子坦荡荡",强调内在的平和,而孟子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调在困境中成长的重要性。 在人性善恶的问题上,孔子没有直接说明人性是善还是恶,他提到即使圣贤也需要时刻警惕以防不仁,暗示人性可能有恶的一面。相比之下,孟子坚决主张人性本善,比喻为"水之就下",认为善良是人的天性。 在对待"礼"的态度上,孔子十分重视,即使对不喜欢的人如阳货,也会基于礼节去拜访。而孟子则更为直接,如他对梁襄王的评价,体现出他对"礼"的遵守不如孔子那样严格。 孔子与孟子的时代背景也有所不同,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那时的战事虽然带来不稳定性,但并未导致社会全面动荡。因此,孔子仍抱有复古的热忱,希望通过恢复传统的"礼"来重建社会秩序。而孟子处于战国时期,动乱更为激烈,他认为仅恢复旧制是不够的,主张改革,甚至允许废除无道之君。 文章提到了《论语》和《孟子》在记载上的差异可能对后世对两位思想家的理解有所影响。在历史上,孟子的观念逐渐受到重视,宋朝以后,《孟子》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之一,对中国思想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题目部分,第一题考察了孔子与孟子在人生态度、人性善恶、礼的重视程度等方面的对比,选项C表述有误,因为孟子并非对"礼"不大重视,而是对待"礼"的方式与孔子不同。第二题探讨了造成孔子和孟子思想言行差异的主要原因,选项C正确,指出从孔子到孟子,中国社会的剧变是主要原因。第三题,选项B正确,准确地概述了孔子和孟子关于道德形成的观念。 古诗文阅读部分提到了公孙丑向孟子询问"浩然之气"的含义,孟子解释这是一种至大至刚的气,需要通过正义和道义来培养,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以宋人揠苗助长的故事为例,阐述了急于求成反而会损害事物自然发展的道理。 这篇文章揭示了孔孟思想的异同,以及这些思想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如何形成和发展。
- 粉丝: 3815
- 资源: 59万+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