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题目中提到了化学变化的定义,指出在四个选项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焚烧垃圾,因为它涉及到物质的化学性质改变,产生了新的化合物。
2.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题目强调了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如煤炭做燃料是因为它具有可燃性,这是化学性质的表现。
3. 化学实验操作规范:题目考察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向试管中添加固体、点燃酒精灯、检查装置气密性及倾倒液体等,正确的操作对于实验安全和结果准确性至关重要。
4. 混合物与纯净物的识别:题目指出,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如海水,而冰水混合物、液氧和氯酸钾都是纯净物。
5. 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
6. 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自身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
7. 空气污染源:题目列出了不同来源的气体,其中汽车尾气、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均会导致空气污染。
8. 氧气的性质: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但可以助燃,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火星四射,而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木炭燃烧则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
9. 气体的鉴别方法: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燃着的木条,根据燃烧的情况来判断。
10. 实验误差分析:在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如果最终结果偏小,可能是由于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原因。
11. 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中红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水被吸入集气瓶,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实验结束后,气体主要是氮气,其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溶于水。
12. 气体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通常采用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但要注意防止粉末堵塞导管。收集氧气可以选择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以上内容涵盖了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分、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化学实验操作规范、物质分类、化合反应的理解、催化剂的概念、空气污染知识、氧气性质及气体鉴别方法、实验误差分析以及气体发生与收集装置的选择等多个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