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资料是浙江省富阳市新登镇中学2015年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的第二套试题,主要涵盖九年级全册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的内容,总分为180分。试题包含了选择题和多选题,旨在检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概念。
在选择题部分,涉及到的知识点有:
1. 调节溶液酸碱性的方法。题目中提到要降低硫酸溶液的pH值但不超过7,正确的做法是用水稀释,因为这不会改变溶液的酸性本质,同时不会使pH值超过中性。
2. 蛋白质对人体的重要性。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基本物质,参与生长发育和组织细胞更新,虽然也能提供能量,但并非最主要供能物质,主要供能物质是糖类。
3. 化学物质的成分表示。CaCO3代表碳酸钙,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
4. 实验操作规范。图示中正确的是C选项,展示了正确的滴管使用方法。
5. 红外线的能量性质。红外线属于电磁能的一种,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能量属于此范畴。
6. 杠杆原理。扳手加装铁管是为了增加动力臂,从而减小需要施加的动力,以便更轻松拧动螺母。
在后续的多选题部分,涉及的知识点包括:
7.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在任何时间都在进行,植物光合作用不仅限于白天,呼吸作用也不只在夜间。
8. 原始生命的代谢类型。原始生命可能类似乳酸菌,能在无氧环境中生存。
9. 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定向的,由自然选择决定。
10. 肾脏功能与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可能会有葡萄糖。
11. 宇宙膨胀现象。哈勃红移表明其他星系正在远离我们。
12. 米勒实验。实验中不包含氧气,模拟了早期地球无氧环境。
13. 放射现象的应用。放射性可用于核能发电、农业催熟、医疗检测等,但处理种子增产不属于放射现象。
14. 蹦极运动中的能量转换。蹦极者通过a点时速度为0,主要依赖重力;b点动能最大,之后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直至c点。
15. 溶液pH变化。根据图示,X可能是纯碱溶液,滴入后溶液pH上升。
16. 物质在特定pH条件下的共存。在pH=1的酸性环境下,Na2CO3不能存在;pH=2时,KCl、Na2SO4、HNO3可以共存;pH=13时,BaCl2与Na2CO3不能共存,因会生成沉淀;pH=14的强碱性环境,FeCl3不能存在。
这些题目涵盖了化学反应、生物体的生理过程、物理学的力学和电磁学概念,以及天文学的宇宙学知识,全面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