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这是生命活动的重要能量来源。
2. 黑暗饥饿处理的作用: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将植物放在黑暗中一昼夜是为了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提高产量的措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因此在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有效提高蔬菜产量。
4. 阴天、雨雪天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连续的阴天和雨雪天气会减少光照强度,不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导致产量下降。
5. 绿色汁液去除:植物叶子上的绿色汁液主要是叶绿素,酒精可以溶解叶绿素,因此最容易将绿色汁液洗去的方法是用酒精处理。
6. 叶片形态与环境适应性:根据题意,春季低温潮湿,生长甲型叶,其叶面积大可能利于光合作用;夏季高温干旱,生长乙型叶,其表皮厚可能减少水分蒸发,降低蒸腾作用。所以,甲型叶利于春季光合作用,乙型叶利于夏季降低蒸腾作用。
7. 叶片结构与功能:叶片阔而扁平增大了光合作用的面积,表皮上的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通道,叶脉起到支撑和输送水分及养分的作用。栅栏组织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通常比海绵组织的多,以便更高效地进行光合作用。
8. 主叶脉切断的影响:主叶脉中含有导管和筛管,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若主叶脉被剪断,B区叶片将缺乏水分供应,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9. 探究光合作用条件的实验:要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可以通过比较有光和无光环境下植物是否产生氧气(气泡)来验证。最简便的装置组合是②③,分别代表有光和无光的对照实验。
10. 银边天竺葵实验分析:
(1) 酒精脱色后,叶片B处因不含叶绿体而变为黄白色。
(2) 滴加碘液后,B处变蓝,证明该处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叶片A处因有叶绿体但未接受光照而不变蓝。
(3) B、C构成的对照实验中,变量是光,得出的结论是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1.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
(1) 正确的操作顺序应为:②黑暗处理、⑦脱色、③漂洗、⑥染色、⑤观察、④遮光、⑤照光、①检验。
(2) 图①现象的原因为叶片未被光照的部分(即遮光处)未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遇碘不变蓝。
(3) 在实验室中,利用这盆植物不适合探究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数目,因为实验主要关注光合作用,而不是气孔分布。
总结,本练习主要涵盖了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植物叶片结构与其功能的适应性、以及探究光合作用条件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生物体如何利用光能进行能量转化和适应环境变化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