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物理量的估测**:题目中提到人体正常体温、初中生身高、学生书桌高度和人正常步行速度的估测,这些都是基础物理学中的常见物理量。人体正常体温一般约为37℃,选项A错误。一个初中生的身高168cm在实际中是合理的,选项B正确。学生书桌的高度通常在70-80cm左右,选项C的200mm(约20cm)过低,不符合实际情况。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2-1.5m/s,选项D的5m/s明显过高。
2. **声现象**: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这是声音的基本性质,选项A正确。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响度(振幅)越大,而不是音调(频率)越高,选项B错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真空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无法定义,选项C错误。减弱噪声的方法包括在声源处、传播途径和接收处三个方面,选项D表述错误。
3. **物态变化**: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A项冰的熔化是固态变为液态,B项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直接凝华为固态,C项冰的形成是水的凝固,而D项露的形成是水蒸气的液化。
4. **比例尺的应用**:根据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可以通过脚印的大小推算出人的身高。题目中提供的选项可以根据这个比例关系进行计算选择。
5. **光学知识**:“人面桃花相映红”中的桃花红是由于桃花反射了红光,使我们看到红色。选项C正确。
6. **凸透镜成像**:在光学实验中,当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时,会在透镜另一侧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物体距离凸透镜50cm,得到缩小实像,说明焦距小于25cm,因此答案可能是A.20cm。
7. **沸腾与热效率**:蒸馒头时,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这是因为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并不能提高水的温度,只是维持沸腾状态,改用小火可以节省能源,选项C正确。
8. **光现象**:A项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项木工师傅利用光沿直线传播观察木板,C项根据眼睛的成像情况,如果近视则需要配戴凹透镜,D项太阳光的色散说明它包含多种颜色的光。
9. **参照物的选择**: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是因为他将气流作为参照物,相对于气流,飞机在移动。
10.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会先变大后变小,最终在焦点处变成一个放大的虚像,所以答案是C.先变大后变小。
11. **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如果一个人比另一个人速度快,他们之间的距离会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加,图4中能反映这一关系的是B。
12. **长度测量工具**: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是尺子或刻度尺。纳米(nm)是长度单位,1m=10^9nm,所以9×10^(-8)m=9×10^(8-n)nm=900nm。
13. **平面镜成像**:视力表在镜中形成的是虚像,虚像是正立的,且像的大小与物体相同,不会因为靠近镜子而改变。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视力。
这些题目涵盖了物理学中的力学、声学、光学、热学和几何光学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适合于初中生的物理学习。通过这样的综合练习,学生可以巩固和提升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