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是确保学校信息技术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规范,旨在保护设备、保障教学秩序和学生安全。以下是基于给定内容的详细知识点:
1. **安全管理**:计算机教室需要有完善的安全措施,包括防火、防盗、防潮、避光、防尘、防静电等,确保设备免受损害。此外,交流供电线路应设有过载、过流、漏电、短路保护装置,且需安全接地。
2. **设备管理**:所有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应分类编号并登记入账,教学资料、配套软件和财产档案要定期整理,确保账实相符。计算机档案用于记录每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
3. **维护保养**:定期进行系统维护、设备保养、机箱除尘等工作,同时严格控制外来存储设备的使用,定期查杀病毒,重要文件和软件要备份。
4. **使用规定**:进入教室需穿指定鞋具,禁止吸烟和携带饮料,保持环境整洁。学生按照操作规程上机,任课教师负责填写使用记录和设备管理。
5. **访问控制**:非相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禁止携带无关物品和非法软件,上网行为需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不得从事与教学无关的活动。
6. **责任追究**:对不当使用导致设备损坏的行为,要查明原因并追责赔偿。
7. **机器人教室管理**:机器人教室仅供校内师生使用,外单位需经许可。由专人管理,不得私拆器材,设备损坏需负责赔偿,保持教室整洁。
8. **计算机教室设备使用制度**:上机需服从管理,保持环境卫生,不得私自操作或更改设备设置,出现问题及时报告,不得私自安装软件或删除他人文件,不得进行危险操作,如硬盘分区、格式化等。所有使用记录需详细记录。
9. **实验室管理**:实验室使用需按计划进行,实验前要进行预习和安全讲解,实验结束后,学生需整理仪器,打扫卫生,教师和实验员检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设备应有明确的操作规程,对精密仪器实行“三定”管理,即定人、定位、定期检查。新购设备需验收、建账、编号。
10. **安全防护**:实验室应具备防尘、防潮、防霉等措施,以保护设备并防止意外发生。
以上各项管理制度是保证学校IT教学有序进行的基础,对于设备的保护、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安全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