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解析】
1. 人口自然增长率:描述中提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情况的关键指标。2012年至2013年,南京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67‰上升到3.30‰,表明人口在稳步增长,但增长速度相对较低,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2. 人口政策:题目提及的“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是中国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结构变化而推出的人口政策调整,旨在平衡人口增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3. 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图1展示了某地区人口容量的计算结果,人口合理容量约为70万,这是指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满足人们基本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该地区能承载的适宜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通常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4.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根据文本,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决定因素是资源状况,包括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这些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一个地区能容纳多少人口。
5. 城市功能分区:图2展示了一个城市的功能分区,其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地价由市中心向外围递减,所以乙(可能是中心商务区或老城区)的地价最高,其次是丙(可能是次级商业区),再次是丁(可能是居住区),最外是甲(可能是工业区或郊区)。
6.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边缘,环境优美;化工园区通常位于下风向和河流下游,以减少对居民区的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区靠近大学城,便于获取人才;服装批发市场位于市区边缘,方便物流。
7. 城市等级体系:表2显示了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数量。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反之,等级越低,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小。根据表格,可以推断X和Y可能是18和480。
8. 城市等级与服务:在城市等级体系中,丁城市等级最低,但其服务围可能是最大的,因为低等级城市数量多,分布广泛,能覆盖更广阔的地区;乙城市等级最高,提供的服务级别也最高。
9. 城市化水平比较:根据图3,乙省城市化水平在1990至2010年间增长速度快于甲省,但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可能仍然较低。
10. 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两省城市化进程的差异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城市化进程也会更快。
11. 农业地域差异:图4显示,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区,而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
12. 农业地域差异的原因:我国农业地域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如气候、水源、土壤)和社会经济条件(如市场需求、技术、政策)的差异。
13. 美国农业分布:图5揭示了美国农业的专业化和区域化特征,不同的农业带反映了当地气候、土壤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14. 美国农业景观:图中的景观可能对应着美国的玉米带、棉花带、小麦带等不同农业区域,这些农业区域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总结,这部分内容涵盖了人口增长模式、人口政策、环境人口容量、城市规划、城市功能区、城市化水平、农业地域差异以及美国农业的专业化布局等多个地理学关键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