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RAM, DDR, DDR2, DDR3是RAM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于嵌入式系统来说, SDRAM常用在低端, 对速率要求不高的场合, 而在DDR/DDR2/DDR3中,目前基本上已经以DDR2为主导,相信不久DDR3将全面取代DDR2, 关于DDR, DDR2, DDR3, 其原理这里不多介绍, 其典型差别就是在内部逻辑的"预存取"技术有所差别, 但是从外部接口之间的速率来看, 他们基本类似, 就是clock,strobe,data,address, control, command等,无论是DDR/DDR2/DDR3,他们的clock与data的理论频率是一致的, 及clock=266MHz, 则对应的data=266MHzMHz(这里可能有人反对, 觉得data应该等于533MHz, 其实它我们常说的533MHz的Bit Rate, 这里要注意一个周期是由'0'与'1'组成的, 我们在SI仿真时要注意了。) DDR(Double Data Rate)内存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关键组件,用于临时存储处理器执行指令所需的数据。随着技术的发展,DDR经历了几个版本的迭代,包括DDR、DDR2和DDR3,每一代都带来了性能上的提升和效率的优化。在嵌入式系统中,SDRAM由于其较低的速率和成本,通常用于对速度要求不高的场景。然而,DDR2由于其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功耗,逐渐成为主流,而DDR3则在之后成为更先进、更快的选择。 DDR、DDR2和DDR3的主要区别在于内部的预取存技术。预取存决定了内存能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处理多少位数据。DDR使用2倍数据速率,即在时钟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能传输数据,因此即使时钟频率相同,数据传输速率是时钟频率的两倍。比如,一个266MHz的时钟频率,DDR内存可以达到533MHz的数据速率,因为每个时钟周期传输两个位('0'和'1')。 在DDR内存布局设计中,有若干重要的指导原则: 1. **信号分组**:DDR信号被分为数字信号组(DQ、DQS、DM)、地址信号组、命令信号组、控制信号组和时钟信号组。每个字节的DQ、DQS和DM信号组成一个通道,比如DQ0~DQ7、DQS0和DM0。 2. **PCB叠层设计**:推荐使用6层PCB,以控制阻抗在50~60欧姆,保持适当的信号完整性。PCB厚度为1.57mm,填充材料通常选用FR-4,具有良好的电气特性、低吸湿性和低成本。 3. **参考平面选择**:DQ、DQS和时钟信号使用VSS(数字地)作为参考平面,以减少干扰;地址/命令/控制信号则使用VDD(电源平面),因为这些信号通常包含较高的噪声。 4. **可扩展性**:遵循JEDEC标准,不同容量的内存芯片可以引脚兼容,允许设计兼容多种内存容量的电路板。未使用的DQ引脚应通过电阻进行处理,防止噪声。 5. **端接技术**:串行端接(Rs)用于双向I/O信号,如DQ,放置在走线中点,以减小信号失真。单向信号(如地址、控制线)端接电阻建议在信号源端。DDR的时钟信号CK和CK#采用差分端接。并行端接(Rt)通常在多个负载或长走线情况下使用,其电阻值大约为2倍的串行端接电阻值。 布局指南还包括未在此处详述的其他因素,如信号走线的长度控制、电源平面的分割、去耦电容的布局等,这些都是确保DDR内存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良好的布局设计能够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系统的整体性能。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SI(信号完整性)仿真,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剩余22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0
- 资源: 2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