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路状态路由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和大型网络中的路由协议,它的主要目标是确保网络中的每个路由器都能够准确地知道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并基于此计算到达其他任何路由器的最短路径。这种算法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广播链路状态信息来构建全网的拓扑视图,然后利用最短路径算法,如Dijkstra算法,来计算最佳路径。 在链路状态路由算法中,每个路由器维护着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包含了所有其他路由器的链路信息。当路由器的接口状态发生变化时,例如链路的开销或延迟发生改变,它会将更新后的信息广播给网络中的所有其他路由器。这样,每个路由器都能接收到所有其他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并且通过这些信息构建一个全网的拓扑图。 算法的执行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1. 发现邻接点:路由器识别与其直接相连的其他路由器及其网络地址。 2. 测量延迟或开销:路由器测量到每个邻接点的链路质量,这通常表现为延迟或带宽等。 3. 构造分组:路由器将收集到的所有链路状态信息打包成一个分组。 4. 广播分组:路由器将这个包含所有链路状态的分组发送给网络中的其他路由器。 5. 计算最短路径:每个路由器使用Dijkstra算法等最短路径算法,根据接收到的全网拓扑信息计算到其他所有路由器的最短路径。 在提供的C++代码示例中,程序定义了一个二维数组`dist`来存储网络的邻接矩阵,其中`dist[i][j]`表示节点i到节点j的权值。`initDist()`函数初始化了这个邻接矩阵,将所有元素设置为0。`creatRouteMap()`函数负责从用户输入中获取每个节点之间的权值,构建网络拓扑结构。`saveRoute()`函数将路由信息保存到文件,而`dijkstra()`函数实现了Dijkstra算法,用于找出从源节点t到目的节点s的最短路径。 Dijkstra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从源节点开始,逐步扩展最短路径树,每次选择当前未访问节点中距离源节点最近的一个加入到最短路径树中,直到达到目的节点。在这个过程中,算法使用一个优先队列(这里使用了结构体`state`和指针`p`来实现)来跟踪每个节点的最短路径长度和已访问状态。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通过全网广播链路状态信息,使每个路由器都能构建出全局的拓扑视图,并利用Dijkstra算法计算最短路径,以实现高效和可靠的路由决策。这种算法在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等协议中得到广泛应用,是现代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剩余7页未读,继续阅读
- an_z2015-06-08挺好 ,扩展了很多思路 谢谢
- 粉丝: 0
- 资源: 2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