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微生物学是研究农业环境中的微生物生态、生理、遗传及应用的一门学科。这份复习题涵盖了微生物学的基础概念,包括微生物的定义、分类、生长繁殖、病毒学以及微生物的营养和代谢等方面的知识。
1. 微生物:微生物是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它们的大小小于0.1mm。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众多种类。
2. 原核微生物:这类生物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如细菌和蓝藻,其DNA是裸露的。
3. 细菌:是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细胞结构简单,以二分裂方式繁殖,且多数生活在水中。
4. 菌落:单个或多个同种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胞群体,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
5. 芽孢和伴孢晶体:芽孢是某些细菌在生长后期形成的休眠结构,抗逆性强;伴孢晶体是芽孢杆菌特有的结构,存在于细胞内部,是碱溶性蛋白质。
6. 质粒:是存在于细菌和部分真核生物细胞中的环状DNA分子,可携带遗传信息,并可进行水平基因转移。
7. 放线菌:一种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以菌丝形态生长并以孢子繁殖。
8. 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基内菌丝是生长在培养基内吸收营养的菌丝,气生菌丝则伸展到空气中的菌丝。
9. 真核生物:细胞核有核膜,具有多种细胞器,如酵母菌和霉菌。
10. 酵母菌:单细胞真菌,通过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也可进行有性生殖形成复杂的生活史。
11. 假酵母:某些酵母菌在特定条件下的多细胞形态。
12. 病毒:非细胞型微生物,仅含核酸和蛋白质,依赖宿主细胞进行复制。
13. 病毒粒子:病毒的基本单位,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14. 病毒复制循环:从病毒吸附到宿主细胞直至新病毒释放的整个过程。
15. 真病毒:包含核酸和蛋白质的完整病毒粒子。
16. 烈性噬菌体:能导致宿主细菌裂解的噬菌体。
17. 一步生长曲线:描绘毒性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复制过程的曲线。
18. 营养类型:依据微生物所需的能源和碳源划分的微生物类别。
19. 生长因子:微生物需要但自身不能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20. 营养:生物体获取能量和物质以满足生长和繁殖需求的过程。
21. 扩散和主动运输:被动扩散是物质顺着浓度梯度移动,主动运输则是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运输。
22. 培养基:用于支持微生物生长的营养基质,可以是液体或固体。
23. 选择性和鉴别性培养基:前者用来筛选特定微生物,后者帮助鉴别不同微生物种类。
24. 纯培养:来自单一细胞或细胞群的无杂菌培养。
25. 生长曲线:描述微生物群体生长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形,通常包括停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退期。
这些基本概念构成了农业微生物学的基础,对于理解和研究农业环境中的微生物活动、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病害防治等方面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