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应链管理文献综述知识点解析
#### 一、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历程
供应链管理(SCM)作为一门学科,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物流学(后勤学),随后在70年代进一步发展为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MRP)。进入80年代后,随着迈克·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的“五力”模型揭示了企业和其供应商、竞争者、替代者、潜在进入者以及客户之间的竞争关系,许多企业开始采用“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即通过投资、并购或控股其他企业来获得市场主导地位。这一时期,诸如电子数据交换(EDI)、准时生产(JIT)、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柔性制造系统(FMS)、制造资源计划(MRP II)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大加速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尽管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运营效率,但在面对市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时,仍显得力不从心。特别是当顾客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时,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成为了一个瓶颈问题。进入90年代末,随着互联网和万维网的广泛应用,供应链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供应网络时代。互联网技术使得供应链中的所有成员能够实现实时信息共享,这不仅加强了成员之间的合作,还促进了整个供应链向着更敏捷、虚拟、全球化和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 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关于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视角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 **Mentzer**: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对传统的企业内部各业务部门以及企业之间的职能进行全面、系统的协调,以提高整个供应链及其各参与方的长期绩效。
- **St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双向的信息流动,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
- **Phillip**:将其视为一种基于时间的新竞争策略,通过整合不同的企业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并强调企业间的合作。
尽管这些定义有所不同,但核心观点都是强调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式的管理方法,旨在通过优化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来提升整体效率。
#### 三、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
当前,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供应链策略**:包括准时采购、快速响应(QR)、有效客户响应(ECR)、信息技术应用、延迟制造等具体操作策略。例如,ECR旨在通过企业间的紧密合作来降低成本并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QR则侧重于缩短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周转时间,以提高响应速度;延迟制造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个性化需求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2. **供应链体系结构设计**:主要包括链状模型和网状模型两种类型。链状模型描述了从原材料供应商到制造商、分销商直至消费者的直线传递过程;而网状模型则更为复杂,能够更好地反映现实中供应链的多边关系。
3.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被视为供应链集成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现代库存管理技术包括供应商管理库存(VMI)、面向供应链的库存管理设计、联合库存管理(Collaborative Inventory Management, CIM)以及协同规划、预测与补货(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 CPFR)等。
4. **信息支持技术**:信息共享是供应链高效运作的关键。当前主要采用的技术包括电子数据交换(EDI)、无线通信、卫星技术、条形码、蜂窝技术、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互联网以及外联网(Extranet)等,这些技术有助于实现供应链内部和外部的信息集成与共享。
5. **合作伙伴选择**:供应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间的合作关系。研究重点包括供应链系统中合作伙伴的选择、企业集成模式、合作伙伴的契约关系、绩效评估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此外,信用、信任和法律约束被认为是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重要因素。
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领域,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反映了全球经济和技术环境的变化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演变,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践将持续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