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学科定义:科学是关于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这表明科学涵盖的范围广泛,不仅包含自然现象的研究,也包括人类思维和社会现象的探讨。
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心理学依据、社会依据、学科依据。这意味着在设计学前儿童的科学教育目标时,需要考虑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科学知识的系统性。
3. 内容选编的要求:系统性。选择熊猫作为教育内容时,不仅关注熊猫本身,还要将其放在更广泛的生态系统中,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4. 分类活动类型:二元分类。将物品按照是否属于蔬菜进行分类,体现了二元分类的思想,即事物被分为两类。
5. 自然测量工具:绳子。学前儿童可以用绳子进行长度的初步测量,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自然测量工具。
6. 操作实验类材料:橡皮泥。橡皮泥可以用于制作模型,帮助儿童理解和探索形状、体积等概念。
7. 属于物力资源的社会资源:博物馆。博物馆是存储和展示实物,提供学习和研究的场所,是物力资源的一种。
8. 教师语言要求: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该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生动形象地传达知识,有条理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9. 科学教育评价系统:反馈-校正。通过评价获取反馈,然后根据反馈进行调整,以保证教学质量。
10. 不属于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基本环节: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这个环节缺少了对问题的推测和假设、实证的寻求以及结论的得出等关键步骤。
11. 人类早期科学教育的特点:结合生产劳动,带有神灵色彩。这说明早期科学教育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同时也受到当时信仰和文化的影响。
12. 学前儿童科学素养构成:包括科学知识经验、科学方法和科学情感态度。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儿童的科学素养基础。
13.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启蒙性:符合儿童认知水平。内容应能引导儿童通过实际操作达到教育目标,符合他们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阶段。
14. 观察方法的定义:观察是有序的感知活动。这里提到的错误在于,观察并不只是依赖感官,而是需要在大脑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活动。
15. 科学小制作的性质:强调操作过程。科学小制作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儿童对科学的理解和探索。
16.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物理学习环境与虚拟教学环境。错误在于没有提及心理和社会环境,科学教育环境应该是多维度的。
17. 鼓励学前儿童探索的方式:关心、提供物质条件和参与。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对于儿童的科学探索至关重要。
18. "不同衣料的服装"活动设计:错误。该活动设计体现了综合教育,而非单一的科学教育活动性要求。
19. 大雾天气观察活动:错误。这种偶发的天气现象可以作为即时的科学教育契机,而非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
20. "做中学"项目的基本环节: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这一系列环节是科学探究的核心流程。
21. 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科学经验是形成初级科学概念的基础,而概念是经验的提炼和升华。两者相辅相成,科学教育中不应忽视任何一方。
2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方法:可按季节、单元或科学领域进行,确保内容的多样性和系统性。
23. 集体科学教学活动设计要点:活动应有趣、吸引儿童参与,同时要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注重观察、实验和讨论,鼓励儿童主动探索和发现,以及提供适宜的材料支持。
以上是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相关知识点的详细解析,涵盖了科学教育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系统以及儿童科学素养的培养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