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电泳(CE)是一种高效的液相分离技术,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其学名为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HPCE以其独特的分离机制,结合了色谱和电泳两种分离原理,因而具有很多优点,包括高效率、快速分析、小样品体积需求、低试剂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小等特点。HPCE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不仅能够分析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DNA片段,还可以用于无机离子和一般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比如生物碱、黄酮、蒽醌、有机酸、香豆素和皂苷等。
有机酸是一类含有羧基(-COOH)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中草药的叶子、根部和果实中。有机酸主要分为脂肪族类、芳香族类和酮类,它们大多不以游离形式存在,而是与金属离子如钾、钠、钙等形成盐类,或者与生物碱结合。随着研究发现有机酸具有抗癌、抑菌、止血、镇咳和祛痰等生理活性,对有机酸的分离分析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毛细管电泳主要的分离模式包括:毛细管区带电泳(CZE)、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毛细管凝胶电泳(CGE)、亲和毛细管电泳(ACE)、毛细管电色谱(CEC)、毛细管等电聚集(CIEF)和毛细管等速聚集(CITP)等。在有机酸的分离分析中,CZE和MEKC是最主要的两种模式。
CZE作为CE技术中最简单且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模式,其原理是基于样品中各组分在电场中电泳迁移率的差异进行分离。毛细管内充入的缓冲溶液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电渗流,根据组分的荷质比差异,不同符号的离子迁移速度不同。通常情况下,阳离子由于电渗流的方向同电泳方向相同而迁移最快,中性物质次之,而阴离子的迁移速度则由于电渗流方向与电泳方向相反而最慢。CZE适合于那些荷质比差异较大的样品,对中性物质的分离则效果有限。
MEKC是另一种重要的CE技术,它主要用于分离中性和亲水性化合物。在MEKC中,通过向缓冲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利用样品在水相和胶束相之间的分配差异进行分离。胶束相的形成极大地拓宽了CE的应用范围,使得原本在CZE中难以分离的物质也能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毛细管电泳在有机酸的分离分析中的具体应用案例显示,通过优化缓冲液的pH值、浓度和分离电压等条件,可以实现对目标化合物如蒜氨酸的快速准确测定。蒜氨酸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有机酸,在大蒜及其制品的质量评估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此外,CZE还被用于测定中药材中的有机酸成分,如湛蓝叶中的水杨酸、苯甲酸等,以及藏药红景天中的没食子酸,这些研究有助于了解植物药的成分差异及其潜在的药理作用。
通过对近十年来毛细管电泳在有机酸分析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本文不仅介绍了CZE和MEKC在有机酸类化合物分离中的应用情况,还展望了毛细管电泳在分离分析方面的广泛应用前景,强调了该技术在药物研究和质量控制中的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优化,预计毛细管电泳技术将在未来的分离分析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