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选题
1. 选题的意义:
科技推动教育,知识改变命运,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智能机器人飞速发展的
时代。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教育走入中小学学生课堂即将成为可
能和必然趋势。此外,这项活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首先,它提供了
一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与前沿研究相结合的生动形式,而且内容本身也具有较强的
趣味性、实践性、探索性和综合性,易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同时,也是学校开展科
技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2. 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非常看好智能机器人教育对未来高科技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尤
其对年轻一代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他们在中小学教育中都不同程度地对学生进行智
能机器人知识的教育。例如,介绍机器人的由来,要求学生搜集各种机器人的图片、
小说或录像等资料。让学生分组讨论有关机器人的功用和局限性及可能对人类产生的
影响等问题。这些内容主要穿插在科学概论、社会研究和计算机概论等课程教学中进
行。
在国内,智能机器人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渗透已有呈加速度发展的趋势,智能机器
人事业和教育事业同时面临跨越式发展的极好机遇。如果说上世纪末我国“ 863”高
科技发展计划把“普及机器人文化”作为我国发展机器人事业的一项战略措施,那么
到了新世纪,普及机器人文化也将越来越成为促进教育创新的一个战略性手段。我市
的许多学校也都开展了机器人的活动,但是这些学校智能机器人活动都以校内科技活
动小组或者竞赛小组的方式出现,并没有真正进入课堂教学。
我校在 2004—2007 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中将大力开展科技特色教育,机器人教育是
其中一部分,根据实践经验、师资水平和学生发展需求等因素,决定将它作为独立的
课程纳入小学日常教育教学中,开展把智能机器人引入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给学校
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一个新的舞台。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总目标:以校本课程建设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拓展学生
发展的空间,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学生发展目标:以机器人教育为载体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发展目标: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
专业化成长,增强课程开发的意识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