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是法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如何管理和执行法律,以及当行政行为引发争议时,如何通过诉讼程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以下是对这些名词解释的详细阐述:
1. 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权运行的法律体系,包括各种行政法规、规章,旨在确保行政权力的合理、公正行使。
2. 行政关系:涵盖了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各种互动,包括行政管理、服务和监督等方面的关系。
3. 行政法律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在行政主体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涉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法律约束力。
4. 行政主体:包括政府各部门、机构以及被授权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它们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并承担责任。
5. 国家公职关系:公务员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涉及公务员的职务、权利、义务和责任。
6. 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实施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7. 羁束行政行为:这类行为受到法律法规严格限制,行政主体的自由裁量权较小。
8. 自由裁量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一定的自由决定权,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
9. 具体行政行为:针对特定对象做出,只对特定对象产生直接影响。
10. 抽象行政行为:对不特定多数人产生普遍约束力的行政行为,如制定法规、规章。
11. 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批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通常需要经过审查。
12. 行政给付:行政主体在特殊情况下,如社会保障,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提供物质或相关权益。
13. 行政确认:对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事实的确认,有助于明确权利义务。
14. 简易程序:针对简单违法事项,行政主体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15. 行政立法: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过程,需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
16. 行政指导:行政主体通过非强制手段,引导行政相对人自愿采取一定行动或不行动。
17. 行政事实行为:不以设定或改变权利义务为目的,但可能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
18. 行政强制措施:限制或控制相对人自由或财产,以防止危害或控制危险。
19. 行政强制执行:对于不履行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或法院采取强制手段使其履行。
20. 行政程序:实施行政行为应遵循的步骤、时限和顺序,保证行政行为的公正、公平。
21. 行政诉讼:公民、法人对行政行为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
22. 行政诉讼被告:被指控侵权并应诉的行政机关或授权组织。
23.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由法律规定,当事实难以确定时,当事人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
24. 证据保全:在证据可能灭失或难以取得时,法院采取措施保护证据的制度。
25.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运用法律规则解决争议。
26. 行政赔偿:当行政机关侵权造成损失时,国家承担赔偿责任。
27. 行政追偿:赔偿义务机关支付赔偿后,对有过错的公务员、组织进行追偿。
28. 行政法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参与者,包括行政机关、行政相对人等。
简答题1:信赖保护原则强调行政行为的稳定性和公众信任。一旦行政行为作出,除非有法定原因,不得轻易撤销或改变。若行政行为违法,行政机关可撤销并赔偿损失。若依据或情况变化,为公共利益,可撤销行政行为,但需考虑相对人的信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