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三角形的性质**:在题目中提到的小明上学问题,涉及到的是三角形的性质,即“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小明选择沿大道1,2,3走是因为这条路径形成的三条线段满足构成三角形的条件,是最短的路径。
2. **三角形的构成条件**:第二题询问哪些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构成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因此,只有选项D满足条件,即2,3,5无法构成三角形。
3. **三角形的边长关系**:第三题中,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我们需要判断哪个数不可能是第三边,根据三角形的性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所以选项D(9)不符合。
4. **等腰三角形周长的计算**:第四题中,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2和5,我们需要求周长。有两种情况:如果腰长为2,则不满足三角形条件;如果腰长为5,则周长是12。
5. **组合三角形**:第五题是关于从给定线段中选择三条构成三角形的问题,通过检查每种组合是否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我们发现有3组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
6. **三角形计数**:第六题涉及递推规律,观察图形中三角形的数量,可以看出每增加一个图形,三角形数量增加3个,所以第n个图形有3(n-1)+1个三角形。
7.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第七题中,AD是角平分线,因此∠BAD等于∠CAD的一半,BE是中线,所以AE等于CE。CF是高,意味着它与对应的底边垂直。
8. **土地分割**:第八题是一个实际应用问题,商人希望将三角形土地平均分给三个儿子,并保持每份土地都有与水渠相邻的边界。这可以通过将土地沿着两个角平分线分割来实现,因为角平分线将对角分为相等的部分。
9. **三角形土地分割**:第九题要求将三角形土地分成四等份,这可以通过延长底边的中点到对边形成两个新的三角形,然后再次将这两个新三角形沿着中点分割,得到四块面积相等的土地。
10. **窗钩原理**:第十题中的窗户固定原理基于三角形的稳定性,窗钩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使得窗户不会轻易移动。
11. **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性质**:第二课时中的题目涉及角平分线、高和中线的概念。角平分线将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中线将三角形的一边平分且连接顶点到对边中点,高是从一个顶点向其对边垂线。如果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个顶点,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 **角度计算**:第十一题中,已知∠BAC=70°,AD是角平分线,因此∠BAD等于35°。BE是中线,所以AE=CE,CF是高,这意味着∠BFC和∠ACF都是90°。
13. **等面积分割**:第十二题要求将三角形土地分成四等份,可以将底边分为三等分,然后从顶点画两条平行于底边的线,这样可以得到四块面积相等的土地。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构造条件、边长关系、周长计算、图形计数、土地分割、等面积划分以及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并掌握与三角形相关的数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