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业务在中国金融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规模在2021年底达到了约23.5万亿元人民币。这种业务架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银行的传统部门多条线参与理财业务;二是设立专门的理财事业部;三是成立资产管理子公司。目前,多数中国银行处于理财事业部阶段。
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一对一”的资产与负债匹配方式、资金池运作以及开放式净值型产品。开放式净值型运作方式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它要求单独核算、独立建账,提高了透明度和风险管理。
理财资金的投资渠道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银行直接投资,主要投向债券和货币市场;二是为规避监管的通道类投资;三是通过委外投资进行主动管理。银行理财的直接融资试点旨在推动去通道化和非标资产标准化,但目前规模相对较小。
理财资金的来源主要来自个人投资者,但近年来银行间资金的比重增长较快。这主要是由于货币政策宽松导致流动性充裕,以及监管要求银行将表外资产转移回表内。在理财结构上,股份制银行占据主导,国有银行虽然市场份额较大,但在资产管理新时代,投资管理和产品创新能力成为更重要的竞争因素。
城商农商行在金融去杠杆化的背景下,面临机遇与挑战。他们的理财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风险偏好,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主流期限为1-3个月的中短期,大多数产品在1年内到期,期限结构已经相对稳定。
投资偏好方面,银行理财主要投向债券、货币市场、现金和银行存款,以及非标资产。大型银行的风险偏好较低,而城商农商行的风险偏好较高。债券投资主要集中在AA+以上的高等级信用债,非标资产以收益权或信托贷款为主,总体风险相对可控。
2021年,理财资金来源中,集团、公众银行、机构和银行同业的增速分别为30%、45.6%、62.2%和512.2%。若假设所有来源的同比增速为30%,预计2016年理财规模至少可达30.6万亿元。
监管层持续推动银行理财回归资产管理的本质,去通道化,非标转标,并鼓励净值型运作,打破刚性兑付。理财新规的实施可能对债市产生影响,包括理财收益率下降、理财规模增速放缓、非标投资受限以及银行委外投资结构的调整。尽管如此,银行仍可以通过委托其他资产管理机构进行主动管理类投资,只是投资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债券和现金类资产的占比可能会增加。
银行理财业务在中国金融市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发展趋势、投资策略和监管环境的变化都将对整个市场产生深远影响。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调整,银行理财业务必须适应新的规则,提升投资管理和产品创新的能力,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