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地理七上《1第4节 地形图的判读》word教案 (14).doc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正文】 本节课主要涉及了地形图的判读这一核心知识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讲解: 1. **比例尺的理解与应用**: - 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用于衡量地图的缩放程度。在课程中提到了不同比例尺的计算,例如1:3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30千米的距离。比例尺的大小决定了地图的详略程度,比例尺越大,地图上的细节越多,覆盖的范围越小。 2. **地形图的基本元素**: - 海拔和绝对高度是描述地形的重要概念。海拔是指一个地点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高度,而绝对高度则是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 地形类型包括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和平原,这些可以通过等高线地形图进行识别。 3. **等高线的定义与特征**: - 等高线是地形图上将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的线,它们的分布和间距反映了地形的起伏情况。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峭,等高线稀疏则表示坡度平缓。 - 山谷和山脊是等高线弯曲形态的体现,等高线重叠表示悬崖,而两点间较低的部分可能是鞍部。 4. **地形图的判读技巧**: - 学生需要掌握如何从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各种地形特征,如判断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等高线的数值表示相应位置的海拔,同一等高线上所有点的海拔相同。 - 通过等高线的间隔,可以确定坡度的陡峭程度,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称为等高距。 5. **实例分析与训练**: - 具体的题目训练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如判断山地攀登路线的难易程度,计算两点间的高度差等,这些都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关键步骤。 6. **教学目标与情感价值观**: - 课程不仅旨在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还强调了团队合作、信息处理能力和空间思维的培养,同时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能熟练运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地形分析,理解和识别地图上的各种地理特征,为进一步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操作,引导学生通过互动和探索,深化对地形图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不断评估和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 粉丝: 38
- 资源: 27万+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