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机制:
- 细胞膜上的氧气透过过程主要通过扩散作用完成,因为氧气是非极性分子,能够自由穿过磷脂双分子层。
- 图中提到的K+和NO3-的吸收可能涉及到主动运输,这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参与。
2. 能量与载体数量对物质运输的影响:
- 胡萝卜在不同含氧情况下吸收K+和NO3-的曲线显示,A、B两点的差异主要由能量供应决定,因为能量是主动运输的必要条件;而B、C两点的差异则可能与载体数量有关,载体数量限制了离子的运输速率。
3. 线粒体DNA与细胞功能的关系:
- 线粒体DNA损伤可能影响线粒体功能,因此对那些依赖线粒体功能的活动影响最大。例如,神经细胞吸收K+需要线粒体供能,所以线粒体DNA受损会严重影响这一过程。
4. 多糖合成的场所:
- 叶绿体(如在光合作用中形成淀粉)、肝细胞(可以合成肝糖原)、S型肺炎双球菌细胞(可能合成细胞壁成分)、骨骼肌(合成肌糖原)、高尔基体(参与分泌多糖)都能合成多糖。
5.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 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通常在高渗溶液中发生,高浓度的NaCl溶液也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因为它可以导致细胞内水分流出。
6.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 细胞膜的结构是单层磷脂双分子层,不是双层膜。
- 图中b过程是被动运输,如扩散,a过程涉及载体蛋白,可能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
7. 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 1mol·L-1KNO3溶液会引起质壁分离,但随后由于硝酸根和钾离子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导致质壁分离复原。
- 1mol·L-1醋酸溶液可能使细胞死亡,不再有质壁分离或复原现象。
8.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物质转运:
- a物质可能代表被动运输的物质,如氧气;b物质可能是需要载体和能量的物质,如葡萄糖或氨基酸。
9. 叶绿体的自我调控能力:
- 叶绿体中含有DNA,并且能够转录、翻译蛋白质,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细胞核的调控。
10. 钠离子运输方式的研究:
- 加入ATP后,细胞外24Na的量增加,表明钠离子的运输需要能量,是主动运输。
- 某药物可能阻止了ATP的作用,影响了钠离子的运输。
11. 神经毒气作用机制:
- 神经毒气容易进入神经细胞是因为它们能迅速穿过脂质双层,可能与神经细胞膜的脂溶性有关,而不是因为存在特定的载体。
12. 线粒体膜的成分与功能:
- 内膜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这与内膜有更多的呼吸酶有关,这些酶参与氧化磷酸化过程。
13. 跨膜运输的浓度梯度:
- 甲和乙物质在膜两侧的分布不均,影响它们的跨膜运输,高浓度侧会向低浓度侧扩散,但具体运输方式(被动扩散或主动运输)取决于物质性质和细胞的需求。
以上是对高一生物寒假作业中涉及的生物知识的详细解析,包括细胞膜的物质运输机制、能量与载体对运输的影响、线粒体的功能、多糖合成、质壁分离实验、细胞膜结构、物质转运方式以及神经毒气的毒性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