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
在2018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考试中,教育基础是重要的知识领域。这部分涵盖了小学教育的概念、历史与发展、基本特点,以及小学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小学教育的概念**
小学教育指的是针对6-12岁学龄儿童提供的初等教育,它被视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阶段,小学被称为蒙学,以教授儒家经典为主,注重培养儿童的认知和行为规范。
**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1. 古代小学教育:始于殷周时代,具有明显的等级性,主要服务于统治阶级,教育方式较为刻板。
2. 近现代小学教育:鸦片战争后,小学教育逐渐现代化,如1878年的上海正蒙书院小班、1897年的南洋公学外院,以及1904年的《癸卯学制》,将小学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3. 当代小学教育: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出台标志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行,1992年的小学素质教育改革,以及2001年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小学生处于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认知能力、情感、道德感和思维能力都在快速发展。
- 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的发展各有特点,如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
2. 基础性:小学教育为个体和社会发展奠定基础,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对社会和个体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3. 义务性:义务教育的三大特征——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在小学教育中得到体现。
4. 全面性:小学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涵盖儿童的多方面素养。
**学校管理与运行**
1. 学校管理包括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三个基本要素,教学管理被视为学校管理的核心。
2. 学校的组织与运行涉及到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师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的学业指导等多个层面。
以上内容详尽解析了2018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关于小学教育的基础知识,涵盖了教育的历史沿革、特点和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是备考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