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资料主要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及资本主义世界面临的经济大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经济大危机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导致的,1929年在美国爆发,并迅速蔓延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其特点包括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危机导致了经济的大幅衰退,失业人数剧增,民众生活困苦,阶级矛盾激化。
面对这一危机,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推行新政,采取了一系列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新政的核心是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整顿银行业,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任;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计划指导,保护工人的权益;通过《农业调整法》调节农业生产和销售,稳定农产品价格;并通过推行“以工代赈”项目,通过建设公共设施创造就业机会,同时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系,为失业家庭提供援助。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在于,它帮助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逐渐恢复,就业人数增加,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新政也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新政并未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未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因此,即使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仍无法避免未来的经济波动。
课后巩固部分强调了经济危机对工业生产的严重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具体措施,如通过公共工程创造就业以缓解失业问题,以及新政的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这段内容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危机的成因、特点和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效果及其局限性,对于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运作具有重要意义。